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跨省纠纷48小时化解 仙游法院“以保促调”为企业护航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1日电(陈伟 杨柳茵)“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不仅追回了货款,还没影响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近日,某公司负责人老陈激动地握住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民法院经办法官的手感谢道。

  据悉,莆田某公司起诉新疆某企业拖欠贷款一案,法官考虑到被告企业远在新疆,在受理案件时,及时向原告公司负责人老陈释明诉讼风险和执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建议其先申请财产保全。在老陈申请保全后,法院依法迅速冻结了被告企业的银行账户。

  账户被冻结后被告公司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法院:“法官,不是我们不愿意还款,但公司最近资金周转有点困难,一时间没办法还上,希望能协商一下。”

  法官抓住这一契机,立即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将案件引入先行调解程序,委派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组织双方调解。

  “拖欠得够久了,你们怎么可能没有钱支付全部尾款!”起初,老陈的态度十分坚决。

  “我们这边的欠款还要用于工人工资支付和周转,短时间内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现在账户冻结了,工人们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被告企业负责人显得十分焦急。

  面对分歧,法官与调解员从法、理、情多角度做双方工作,一方面向原告说明被告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向被告释明法律规定和违约后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先行支付部分货款,剩余款项分期支付,老陈则同意立即申请解除账户冻结。

  从采取保全措施到达成调解协议仅用时48小时,既保障了原告企业的合法权益,又避免因账户冻结影响被告企业正常经营和工人工资发放,实现了双赢效果。这起跨省纠纷的快速化解,是仙游法院创新运用“以保促调”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仙游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对于涉企案件,特别是跨省纠纷,灵活运用财产保全措施,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