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卞军凯 陈盛钟)
首次新设立11个海内外分会场、论坛规模和覆盖范围将再创新高、同步举办第二十七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记者从1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届论坛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莆田举行,经历10年耕耘,论坛将从区域性活动向全球性文明对话平台升级,彰显妈祖文化全球传播力。目前,论坛各场活动的流程、场地、内容均已细化落实,所有单位和人员均已到位。
打造国际性文化盛宴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紧扣永久总主题“大爱和平·文明互鉴”,确定年度主题“命运与共·和合共生”,旨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互鉴。
本届论坛首次新设立11个海内外分会场,遍及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五大洲等地区,彰显妈祖文化全球传播力。论坛邀请了包括国家部委领导、国际组织代表、外国政要、驻华使节、海外侨领、国内外顶尖学者等参会,规模和覆盖范围将再创新高,打造一场国际性文化盛宴。
论坛还将举行“妈祖号”海洋卫星命名仪式、妈祖文化推广大使聘任仪式,发布《全球妈祖文化传承弘扬年度报告》和《湄洲宣言》等,并举办全球“Z世代”对话妈祖活动、第十一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八大专题分论坛。“希望借助论坛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不断扩大妈祖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俊乾在发布会上说。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于莆田,公元987年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后世敬仰其“立德、行善、大爱”精神而尊称其“妈祖”。迄今,全球妈祖分灵宫庙达上万座,遍及50个国家和地区,妈祖敬仰者3亿多人。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2016年,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应运而生,永久会址落户莆田湄洲岛。作为跨国家(地区)的综合性文化类论坛,该论坛为全世界妈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平台。
搭建两岸交流平台
妈祖信俗从大陆传到台湾,经过代代传承,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心中。如今,台湾地区有妈祖宫庙3000多座,超过三分之二的台湾民众敬仰妈祖。
本届论坛着眼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搭建互通桥梁,增强妈祖文化的情感凝聚力。除了举办闽台妈祖文化交流论坛外,还将举行两岸妈祖融合社区开工仪式。这是莆田首次推出两岸融合社区。
海峡两岸人同根、神同源,文化一脉相承。2023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支持闽台妈祖宫庙联合开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妈祖信俗’保护行动,共享保护成果”。
近年来,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趋向多元化,不仅涉及谒祖寻根、巡游祭典、缔结友好宫庙等,还包括举办研讨会、展览、文化节等。在去年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两岸文化传播联合研究院正式成立,旨在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9月10日起,全国首个以妈祖文化为载体的《海峡两岸共通 妈祖祭典》省级地方标准正式施行,其将为两岸妈祖祭典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技术指引,助力妈祖信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培育文旅经济动能
本届论坛期间,将同步举办第二十七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两项活动相辅相成、相互映衬,共同打造一场妈祖文化交流与民俗旅游体验的盛会。其间,将推出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莆田特色非遗展示等,开展延续千年的“海祭妈祖”活动,并在湄洲岛上组织为期三天两夜的妈祖巡安民俗活动,推动文化、民俗、旅游相互赋能、相互促进。
湄洲岛不仅是妈祖祖庙所在地,还是风光旖旎的滨海旅游胜地,岛上分布着各类风景名胜30多处,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众多荣誉称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莆田持续擦亮“妈祖故里,灵秀莆田”文化旅游品牌,携手厦航打造“空中丝路”妈祖主题航班,《印象妈祖》《缘起湄洲》等文旅IP惊艳出圈,“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持续打响,湄洲岛等景区接待入境游客年均增长50%。
此外,莆田正筹划推出妈祖主题曲、影视剧等更多文艺精品,用年轻化方式实现代际传承,带动旅游、文创、工艺美术等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