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梁文青:中国吸入制剂迎全球化机遇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6日电(彭莉芳)中国创新药企正迎来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引领”的历史性机遇。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文青15日在福州出席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时表示,中国企业在工程化与产业化方面的优势,为其参与全球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梁文青作专题分享。李南轩 摄
梁文青作专题分享。李南轩 摄

  谈及中国创新药特别是吸入制剂领域如何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全球引领的突破,梁文青认为,这背后是人才、政策与资本的“三轮驱动”。

  在人才方面,他指出,“中国医药创新起步阶段,一批海归人才带回国际视野与专业技术,不仅自身投身行业,还带动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化与专业化人才共同构成发展基石。”

  在政策层面,过去十年中国药品监管体系与国际快速接轨,为产业腾飞创造了重要条件。“监管政策的国际化,对整个产业发展影响巨大,直接帮助了许多中国药企实现产品出口。”梁文青说。

  在资本支持方面,他认为,从国家层面的引导到科创板的设立,再到香港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支持,多元化的资本助力为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燃料。此外,市场端医保支付等政策对创新药的倾斜,也推动行业持续突破。

  基于对全球市场的观察,梁文青认为,美国在“0到1”的原始创新上实力雄厚,而中国则在“1到100”的工程化、产业化落地方面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双方优势互补,协同空间广阔。

  他分析,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供给端已从过去的成本优势,升级为具备上下游整合、全球技术整合能力的平台优势,其中“工程师红利”是一个显著竞争力。在需求端,全球性的慢病高发与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坚实市场,而中国自身庞大的市场与持续改革的支付体系,为企业提供了独特的练兵场。

  梁文青所领导的长风药业,正是这一产业趋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从福建走出去的企业家,他在论坛上表达了回报家乡的意愿——表达了长风药业在厦门海沧区的新药研发启动计划。他表示,该决策源于此前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的深入沟通及其对当地支持创新药的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实地考察。

  他表示,期待未来能以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与资源,为福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