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施侃:AI向实而行赋能产业升级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5日电(叶艺琳)“AI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技术本身有多复杂,而在于它能否精准地解决产业中的真实痛点,能否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实际回报,能否为用户创造前所未有的美好体验。”10月15日,在2025年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现场,民建北京市委民营企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域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侃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对AI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解。

图为论坛现场。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论坛现场。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但技术热潮之下,部分创新却陷入“参数竞赛”与“实验室堆砌”的误区。面对偏离产业本质的行业现状,摒弃华而不实的“概念AI”,深耕脚踏实地的“场景AI”,成为开域集团的实践路径。施侃直言,“我们的所有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始于对行业场景的深度洞察,目标是为客户创造可衡量的价值。”

  技术如何才能在真实的产业土壤中扎根、开花、结果?开域集团聚焦视觉AI和AIGC两大核心能力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双轮驱动多领域产业创新。施侃举例道,“过去一条高质量广告视频,从策划到成片要几周时间,现在通过我们自研的‘AI数字人广告内容生产平台’,客户只需要提供一张参考图,几分钟就能生成多条不同风格的高质量视频素材。”前不久,该平台还获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广告行业素材创新案例,成为AI赋能产业的“标杆样本”。

  聚焦“AI如何降低民企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施侃结合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场景给出了具体答案——科技向善、赋能于人。

  在工业场景中,AI能大幅替代重复性劳动,过去靠人工盯屏的安防监控,现在用AI视觉算法,能自动识别人员闯入、火点隐患,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在生产车间,通过“骨骼识别”和“行为检测”算法,对生产设备上的工具、物料进行识别,生产管理变得透明与高效;对于零售行业,AI也能发挥大作用,基于视觉打造的“客流+安防+AI巡检+自定义业务”算法,使得未来型无人化运营具体化……施侃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价值,正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坚实的保障。

施侃在论坛上分享观点。李南轩 摄
施侃在论坛上分享观点。李南轩 摄

  当被问及AI技术企业如何平衡“追求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时,施侃表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经营活动本身就承载着责任。企业在研发AI技术时,需要提前考虑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避免算法偏见;政府监管部门、人工智能企业、学术界以及公众等多方需协同治理,才能让AI始终“向善而行”。

  当前,数字经济浪潮持续奔涌,这一时代性趋势为民营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采访最后,施侃表示,希望有更多民营企业能主动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大家一起携手践行‘技术为擎,向实而行’,共同开启一个更智能、可持续、高质量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