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福建基层年轻干部而言,立足八闽大地,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要以“三力”为抓手,在区域融合中书写基层发展的新篇章。
以规划引领力绘制融合蓝图,下好全省“一盘棋”。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凡画山水,须远近相映,高低相倾。”古人尚知统筹布局的重要性,今人更应如此。推动区域融合,需跳出“一县一域”的局限,以全局思维统筹落子。福州都市圈以“强省会”为牵引,联动平潭综合实验区打造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既强化省会辐射带动,又探索两岸规则衔接。厦漳泉都市圈依托福厦高铁、城际铁路网加速“一小时生活圈”成型,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与港口资源整合,让“厦门研发、泉州制造、漳州配套”的链条更紧密。泉州更以“环泉州湾中心城区一体化”统筹晋江、石狮、南安跨江通道建设,推动县域经济从“单打独斗”转向“组团共进”。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基层年轻干部,规划引领的关键在“统”,统资源禀赋、统产业定位、统民生需求,让每个区域都成为福建发展拼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板块,在协同中放大整体效能。
以要素流动力激活融合动能,打通发展“任督脉”。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靠的是“牵星过洋”的导航智慧与开放包容的胸怀。今天的区域融合同样需要打破要素流动的壁垒。厦门作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通过“飞地园区”模式引导资本、技术向龙岩、三明等山区延伸,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落地。泉州民营经济活跃,通过“产业链招商”吸引宁德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泉州布局应用端市场,形成“宁德制造+泉州应用”的互补格局。南平生态资源丰富,通过“生态银行”机制将分散的林业、水权等资源打包整合,吸引福州、莆田等地资本下乡开发康养项目。基层年轻干部当学“巧匠”,善用政策杠杆撬动要素流动,让福州的资本、厦门的人才、宁德的锂电、南平的生态、泉州的制造,在协同中碰撞出“1+1>2”的火花,真正让要素“流”起来、“活”起来。
以民生共享力夯实融合根基,织密服务“一张网”。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至今仍是我们工作的镜鉴。区域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福州都市圈推动“环湾同城化”公共服务共享,晋江、石狮居民在福州三甲医院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潭综合实验区探索两岸“融合社区”模式,为台胞提供与大陆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服务,让“两岸一家亲”可感可触。基层年轻干部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等领域推进“跨域通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融合就在身边”。正如《淮南子》所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当群众在区域融合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发展就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八闽大地,山海交响。从“闽道难”到“闽道通”,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进”,区域融合的画卷正在基层徐徐展开。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年轻干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规划引领力绘就蓝图、以要素流动力激活动能、以民生共享力夯实根基,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福建担当,让基层发展的协同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