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亮 杨海涛)近日,在泉州市第二届社会工作者实务技能竞赛的比拼现场,来自全市的495名持证社工、组成165支队伍,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技能交锋,推动社工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此次竞赛由泉州市总工会、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承办。竞赛以“工社展风采·益起强国梦”为主题,旨在搭建社会工作者技能展示、技术切磋的交流平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竞赛依次分为理论考试、路演答辩和案例分析三个阶段,对选手进行层层选拔。经理论考试后,团体总成绩前22名的队伍晋级第二阶段;再次筛选后,排名前10的队伍进入第三阶段的比拼。
“我们构建五级组织架构,强化党建引领,形成分级协作、高效运行的小区治理机制。”晋江市紫帽镇霞茂村社会工作者林燕玲分享了探索打造“三双五联”机制,帮助居民解决“大事小情”,打造和谐小区的经验做法。
“创新实施‘笔尖上的温暖’志愿服务项目,以暑托班、勤工助学等形式,构建情感陪伴与成长支持的新型关爱模式。”德化县致和社工事务所的邓文娟,围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目标,从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等五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提供精细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关爱服务。
在路演答辩阶段,22支参赛队伍分别派出精兵强将,各展所长。选手们紧扣服务对象分析预估、总结评估等,生动解说优秀社工案例。有的解析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案例,有的解说社区治理、物业服务案例,有的分享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经验,有的聚焦青少年工作,不少队伍巧妙融入泉州特色,将世遗文化、海丝文化与工会工作、社工服务等进行多元融合,亮点纷呈。
而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阶段,比拼更显激烈。在5分钟备赛时间内,选手们娴熟运用专业理论,结合社会热点与治理需求,对案例展开深入剖析。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既彰显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又体现了对社会服务需求的深刻理解,为赛事注入地域文化内涵与实践价值。
竞赛最终产生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团体优胜奖2个,个人第一名至第十名,以及赛事优秀组织单位。团体成绩总分前三名的队伍,将代表泉州参加10月举办的福建省第二届社会工作者实务技能竞赛决赛。
“面对多元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对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举办实务技能竞赛不仅是一场个人素质的检阅,更是对团体协作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察。”泉州市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黄启军表示,在比赛期间,得到社工领域的专家评委现场点评,同时与来自全市各社工机构的优秀选手交流切磋、共享经验,增长了业务知识,明确了今后职业发展目标。
竞赛搭建了“练兵场”与“检阅台”。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本次竞赛活动不仅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有效激发了广大社工比学赶超、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
当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助力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泉州工会将持续深化“工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以赛促学、以赛赋能的方式,打造职工维权服务、心理健康关爱、就业帮扶等多元化、立体化服务综合体,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