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医疗救助精准兜底,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9日电(黄寒玉) 看病钱、救命钱,每一分都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医疗救助政策正以其坚实的保障力量,默默守护着每一个暂时面临困难的家庭。

  “感谢有这么好的政策,为我看病减轻了不少负担!” 近日,近日,家住太平镇张大爷在收到医保报销款9.64万元后,激动地说道。今年6月,张大爷被确诊为严重颅内占位性病变,住院医疗总费用高达12.19万元,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7.9万元之后,他又通过医疗救助获得补助1.74万元,最终个人只需负担2万余元。

  张大爷的经历,只是医疗救助政策日常帮扶万千家庭的一个缩影。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之后的“第三重保障”,医疗救助实实在在地为困难群众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筑牢医保兜底网,稳稳守护幸福感

  诏安医保部门持续优化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面向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群体,充分发挥医疗救助保障的兜底功能,帮助他们在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后,对个人自付费用仍然过重的部分,再给予进一步补助。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切实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为确保每一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能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诏安医保部门主动托起民生底线,强化数据监测分析,推行医疗救助“免申即享”,按月动态调整、定期核查,及时将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今年以来,已将全县3.73万名符合救助对象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金额达到1393.28万元,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民生保障网络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家门口的医保专窗,暖心服务零距离

  诏安医保部门大力推进县、镇、村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建立“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全县15个乡镇、254个村,全覆盖设立269个医保服务专窗,实现医保高频事项“村村覆盖、镇镇通办”。群众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医疗救助申报、异地就医备案等19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截至今年8月份,全县累计完成医疗费用救助15.6万人次,支付医疗救助金额达989.19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强化数据共享,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医保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多项改革齐发力,看病负担再降低

  近年来,诏安医保部门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执行,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大病保险对救助对象实施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异地就医报销“一站式”结算……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不仅减轻了医疗救助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减少了就医时间成本,成为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

  医疗保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医疗救助政策兜住的是底线,守护的是民心。未来,诏安医保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成果,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推动更多实惠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提升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