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9日电 (彭思中)七夕,星河为引,鹊桥相会,空气中弥漫着甜蜜与思念。在泉州站这座川流不息的地方,无数旅程从这里启程,奔向团圆的终点。当旅客们怀揣着与爱人、家人相聚的期盼步履匆匆时,总有一抹藏蓝色,如磐石般坚定,如星辰般守望。泉州站派出所的民警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在钢铁轨道交织的“鹊桥”上,谱写着最硬核也最动人的“情话”——平安,是他们献给千家万户最深情的告白。这告白,凝结在四个沉甸甸的篇章里:

脚步丈量平安,是他们“最长情的陪伴”
清晨的第一缕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他们的身影已出现在站台、候车厅、广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逻的脚步踏遍了泉州站的每一个角落。这脚步,是丈量平安的尺度。每一次对重点部位的仔细检查,每一次在拥挤人潮中的警惕穿梭,每一次在深夜寂静站区的不眠守望,都化作无声的守护。
今年7月的一个深夜,老民警刘碧宇与年轻搭档张志恒,凭借连日巡逻观察积累的线索与经验,在验证口处,一眼识破一名冒用他人证件乘车嫌疑人,“我就是限高了,买不了一等座,本以为用一下弟弟的证件不会被发现,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们查到…”这份风雨无阻、昼夜不息的“陪伴”,是铁警写在站区最长情的“情书”。
汗水浇灌秩序,是他们“最滚烫的誓言”
暑热蒸腾的站台,寒风凛冽的出站口,节日客流的高峰时段…哪里秩序需要维护,哪里就有他们挺立的身影。汗水浸透了警服,蒸发在繁忙的空气中,却浇灌出站车秩序的井然与旅途的通畅。这汗水,是浇灌秩序的甘霖。
8月暑运高峰期,泉州站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次。泉州站派出所民警连续6小时钉在进站口、安检区域和站台关键点位。汗水顺着帽檐、鬓角不停流淌,警服湿了干、干了湿。期间,他们成功处置多起因插队引发的纠纷,及时救助一名中暑老人,更高效疏导了因前序列车晚点积压的部分旅客,确保了后续列车的准点发出。当最后一波高峰平稳渡过,民警嘶哑着嗓子说:“秩序就是安全线,再苦再累也要守住!”“保安全、保畅通、保秩序”——这融入血脉的“誓言”,在每一滴滚烫的汗水中得到最有力的践行。

将背影留给家人,是他们“最不舍的告白”
七夕的夜晚,万家灯火点亮温馨。然而,对于许多泉州站派出所民警来说,节日的餐桌旁,总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们将对伴侣的思念、对孩子的承诺、对父母的愧疚,深深藏在心底,转身留给家人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这背影,是“最不舍的告白”。
民警陈达栋和泉州南站派出所民警郭艳芳是双警家庭。今年七夕,两人双双被安排在重点时段执勤。孩子们被送到奶奶家。晚上9点,执勤间隙,两人隔着手机屏幕,与几个孩子进行了一场短暂又心酸的“视频团圆”。儿子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陪我过‘七七’呀?”两人只能强忍心酸安慰。而就在前几天,民警陈世杰因安保工作连续加班,错过了儿子生日。当他深夜回家,儿子已经熟睡,桌上留着儿子写的纸条:“爸爸辛苦了,蛋糕我和妈妈先‘尝’了一小块,好吃!生日等你休息再补过!”那一次次“缺席”的背影,诉说着对“大家”无言却深沉的爱,也烙印着对“小家”最深沉的眷恋与歉意。
把平安献给旅客,是他们“最深情的七夕礼物”
最终,所有的丈量、浇灌、坚守与背影,都汇聚成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平安。它是铁警送给旅客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去年七夕当天下午,一名中年男性旅客在候车时突发疾病。执勤民警陈祖旺凭借急救知识,迅速进行初步处置并启动应急预案。仅用2分钟,急救通道打通,民警与赶来的医护人员合力抢救,将旅客从死亡线上拉回,并护送至医院。旅客脱离危险后,其妻子泪流满面:“今天是我们结婚纪念日,这份平安的‘礼物’,比什么都珍贵!”同样令人动容的是前几日,准大学生小蔡不慎弄丢大学录取通知书,急得当场大哭。民警黄哲鑫一边安抚,一边快速寻找。从调取公共视频录像锁定可能遗落区域,到发动保洁员仔细查找,最后仅用15分钟,就将失而复得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小蔡手中。小蔡在车厢门口深深鞠躬:“警察哥哥,谢谢您!这是我最暖心的‘护身符’!”这一刻,“平安”被赋予了最生动、最温暖的意义——它关乎生命的延续,关乎梦想的启航。这份沉甸甸的“平安”,正是泉州铁警献给每一位旅客“最深情的七夕礼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