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0日电 近年来,建行晋江分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型企业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送上融资支持,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行科技贷款余额近6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11亿元,谱写了向“新”而行的发展新篇。
护航发展“全周期”
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之路需要全周期的金融陪伴,该行深谙科技企业发展规律,以科技创业贷、善新贷、善科贷、科技研发贷、科技转化贷等丰富科技金融信贷产品精心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覆盖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金融服务需求,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晋江某服装纺织公司是一家集纺织面料研发、纺丝、织造、印染、后整理、销售全产业链的创新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高端化纤面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公司始终专注于纺织面料的研发与生产,并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长期面料供应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企业决定新建6万余平方米的新厂房,引进数字化智能染整生产线,但资金缺口让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
在一次日常客户走访中,该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了解到了企业的发展困境。在得知该项目被列入工信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库后,该行主动向企业介绍了建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产品,并结合各级政府的贴息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在得到企业负责人的认可后,迅速为该项目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最终成功为企业授信1.55亿元,新厂房也快速投入建设。
“建行的贷款帮助我们实现了染整生产线的数智化升级,以后生产效率更高了、产品迭代研发更快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织密服务“一张网”
作为一家专注于碳纤维生产的企业,晋江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当地久负盛名。然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拓展、研发费用的不断增加,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当企业负责人正为拟在晋江区域新建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的资金缺口发愁时,分行通过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对接会了解到了企业情况,第一时间组建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团队与企业对接,深入调研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发展前景。经过详细的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1.5亿元的授信支持,这笔信贷资金的及时注入,一解企业燃眉之急。
近年来,分行聚焦区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成立泉州区域银行业首家“半导体高新技术”特色支行,搭建起“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创金融特色支行”的服务网络和专业团队,逐步推动科技金融“五全三化”体系的落地,截至目前,该行已与超180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年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过80亿元。
激活普惠“一池水”
晋江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紫菜加工的科技型企业,拥有36项专利,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及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公司生产的紫菜、味精等产品在国内畅销多年,已成为当地海洋食品产业的标杆。作为生产密集型行业,紫菜加工需大量采购新鲜藻类原料,采购季节性强、资金占用周期长。“每年旺季需集中采购上千吨原料,资金压力非常大,传统贷款品种利息高昂,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企业负责人坦言。
在得知企业面临的严峻资金瓶颈后,该行迅速为其匹配“善科贷”产品,突出三大优势:一是随借随还,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灵活支用资金,按实际采购需求提款,减少利息浪费;二是三年免还本,授信期内仅需按月付息,本金可到期一次性归还,极大缓解现金流压力;三是利率优惠,针对省级科技型企业,提供低于普通贷款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随着396万元“善科贷”资金的落地,企业安心锁定优质原料,不再错失采购良机,顺利完成了年度原料储备计划。
在普惠金融的赛道上,分行聚焦特色产业及市场主体,针对小微民企融资“短、频、急、难”痛点,以“全产品体系+智能化服务”为支撑,推动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精准施策力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截至目前,该行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0亿元,为当地企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