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两百多年的传承为何历久弥新?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9日电 (彭莉芳)早上八点,福州市中医院儿科诊室门口早已排起长队。许多家长和患儿从外地专程赶来,就为等大夫们的一纸方子。

  图为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医生为患儿看病。李南轩 摄
图为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医生为患儿看病。李南轩 摄

  这支年接诊超6万人次的团队,去年斩获“国字号”认证——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荣誉背后,是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流派跨越九代传人、逾200年的薪火相传。

  从清朝乾隆年间陈氏家族扎根福州安泰河墘桂枝里行医,到百年前“儿仙”陈桐雨独创“循肤摸疹”抗击麻疹,再到如今陈氏传人将古法精髓融入现代诊疗……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在传承福州桂枝里陈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守正创新,让传统中医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时代变迁,病种变化,我们也应该审病,决定治法,走出新的道路。”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的第七代传人、福州市中医院儿科的主任医师肖诏玮,接受采访时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在他看来,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固守旧纸堆,而是让古老智慧持续回答新时代的问题。

  儿童疾病谱变迁下的“古法新用”

  轻触患儿手腕,仔细观察其神色……见到肖诏玮时,这位83岁的白发老人正在为一名患儿“望神”,“眼神灵动与否,往往能反映脏腑和气血状态”。

  由于患儿往往难以准确表达不适,中医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这就要求医生尤其要善于望诊,练就火眼金睛。陈氏儿科尤其重视望诊与触诊。陈氏儿科第六代传人陈桐雨就凭借独创的“循肤摸疹”,感知患儿皮肤温度差异来判断麻疹分布,在当时救治了无数患儿,陈桐雨也因此被誉为“儿仙”。

  随着时代发展,儿童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肖诏玮介绍,科室接诊的疾病已从过去的麻疹、天花等传染病,转变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抽动症等现代常见病。面对这些变化,陈氏儿科的医脉传承展现出惊人适应性与独特价值。

  在诊疗技术方面,陈氏儿科将传统望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通过观察患儿眼神、面色等变化,为早期识别自闭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参考。第八代团队还创新发展了鼻内肌膜视诊法,通过观察粘膜状况辅助辨别病症。

  “良药苦口”是儿童用药的普遍难题。为此,陈氏儿科创新研发了清明草糕等特色制剂。这种融合福建民俗特色的药食同源产品,将健脾药物制成可口糕点,大大提高了服药依从性。针对抽动症、多动症等现代常见病,团队研发的平搐膏采用穴位贴敷给药,为患儿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图为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团队研制的中药外治制剂。李南轩 摄
图为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团队研制的中药外治制剂。李南轩 摄

  此外,中医在儿童疑难病领域展现出区别于西医的独特潜力,腺样体肥大免手术案例就是一个生动证明。福州市中医院儿科运用陈氏儿科“外治内调、顾护脾胃、整体调节”原则,通过穴位贴敷、艾灸、配合内服中药汤剂,不仅改善患儿鼻塞、打鼾,更能调节免疫,减少反复感染这个根本诱因。

  “享盛名二百多年的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并非尘封的古董,而是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度融入现代临床实践。”肖诏玮表示。

  悬壶九代 师承密码

  随着年岁的增加,肖诏玮出于健康考虑,将出诊频次由一周7天下调为4天。诊室内,在给一名患儿诊脉、开方后,他常会侧身向身旁拿着小抄本的五六位年轻医生讲解药方配伍。

  图为肖诏玮为患儿把脉。李南轩 摄
图为肖诏玮为患儿把脉。李南轩 摄

  这支由肖诏玮领衔的福州市中医院桂枝里陈氏儿科医疗团队,现有老中青三代医师1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达70%,覆盖内治、外治、针灸等多个专业方向。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福州市中医院儿科不仅承担临床诊疗工作,更肩负着中医儿科人才培养与学术传承的重任。

  “怀揣小本、随记随悟”是肖诏玮18岁师从陈桐雨时养成的习惯,如今他仍要求学生如此,“望诊时患儿皱眉的微表情、触诊指下的细微波动,皆需即刻捕捉”。这一“名师带高徒”模式,让徒弟不仅跟师临证、抄方体悟,更在朝夕相处中学习老师辩证思维与仁心仁术,实现“活态传承”。

  “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医儿科传承人,至少要十年光阴。”福州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叶薇介绍,为了守护珍贵的临床经验,肖诏玮带领福州市中医院儿科,积极抢救散落民间的中医文献,将口耳相传的临床经验转化为系统化的历代医案精华,建立流派数据库,确保学术根基不散失;将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200年经验凝练为“高热十二法”“厌食十六法”等标准化诊疗路径,让年轻医生有章可循。

  百年中医儿科流派“走出去”

  从福州桂枝里的传统诊室到加拿大多伦多,陈氏儿科这一传承两百余年的中医流派正以其独特魅力走向世界。

  在多伦多,第七代传人陈辉光开设的“回春国药诊”已服务当地民众40余年。这位中医专家不仅以精湛医术治愈无数病患,更通过在当地报刊持续发表科普文章,系统地向海外民众介绍中医药文化。

  2023年,福州市中医院联合市侨联建立“海外侨胞医疗服务点”,为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20国侨胞开通绿色通道。通过让侨胞体验外治法,中医儿科咨询量显著提升,形成“以侨为桥”的辐射效应,让更多海外家庭亲身感受到中医儿科的独特魅力。

  为持续推进陈氏儿科在国际的影响力,目前团队在积极推进平台搭建、技术输出、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进展,未来更将借力现代科技与跨文化策略,向世界讲述中医儿科故事。

  陈氏儿科第八代传人原丹主任医师作为副主编已参与编写《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小学版),借用传统媒介传播中医药文化,并将在年内启动“中医儿科国际云课堂”项目。

  接下来,团队计划联合福建中医药大学,对“穴位贴敷治疗腺样体肥大”开展多中心研究,用PSG(睡眠监测)、鼻内镜影像等客观指标形成论文,发表于国际儿科期刊。

  原丹表示,希望把陈氏儿科“形神同调、内外合治”的核心理念,转化为解决全球儿童过敏性疾病、行为障碍等问题的“中国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