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5日电(叶威 林梦洁)“多亏检察官,这个夏天我们可以放心游泳了。”盛夏时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回访中收到市民感谢。
泳池本是市民消暑好去处,然而一场氯气泄漏事故让群众谈“泳”色变。“民生无小事,得把劲儿往一处使。”对此,大田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召开圆桌会议促成多部门协同履职,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共同推动建立游泳场所长效监管机制,让老百姓游得安心、玩得放心。
这是大田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十周年的生动缩影。十年间,他们从个案办理到机制完善,再到助力社会治理,肩负“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使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美好生活”的愿景照进现实。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大田县检察院向来“不手软”。2018年,针对7名制售“问题食品”的被告人,该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终促成调解——被告人不仅要掏出十倍惩罚性赔偿金,还需在三明市级媒体上公开向老百姓道歉。这起案子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例,成为震慑食品安全犯罪的“活教材”。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田县检察院随即联手大田县消委会,推出《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开创性设立全省首个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基金账户。这一机制犹如消费者维权的“蓄水池”与“工具箱”:既通过资金惩戒让违法者承担应有代价,又以专项帮扶切实维护受害消费者权益,“公权力引导”与“私力救助”的结合让维权之路更加畅通可及。
不仅如此,大田县检察院打破部门壁垒,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原则,让刑事检察、综合业务管理等部门攥紧拳头,建立起线索移送、同步审查、联合办案的“全链条”机制。此举实现办案资源的“最优配置”,确保每一起关乎百姓“消费安全”的案子,都能得到最快速、最有力的处理。
在山水之间,一张以检察力量为经、社会共治为纬的生态保护网正徐徐展开。大田县检察院创新“检察+行政”协作模式,在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检察联络室,与生态执法局共建“3+1”联动执法办公室,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执法一线,让公益保护从“单兵作战”变为“多元联动”。
在文江溪流域治理中,该院借助“跨界组合拳”:邀请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深入实地勘查,用脚步丈量污染现场;组织环保、水利等部门召开“圆桌会议”,让不同声音在法治框架内达成共振,让曾经浑浊的溪流重现清波。
“这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就像撕开了一道隐蔽的漏洞。”大田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办案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敏锐发现其背后潜藏的涉及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线索。通过线上“绿色通道”移送,该案迅速转至第四检察部,一场守护国有财产的“接力赛”就此展开。依托“检察+税务”协作机制,一份承载着法治温度的检察建议书送达税务部门,成功督促该单位追缴税款,及时挽回国有财产损失,为国有财产保护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自公益诉讼开展以来,大田县检察院深耕主责主业:积极开展省院部署的文物保护专项,让历史文脉焕发新生;着力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织密绿色生态守护网;扎实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牢牢守住沃土粮仓。在这幅生动的公益守护画卷中,诉前程序始终发挥着“前哨站”与“先手棋”的关键作用。大田县检察院以一份份精准有力的检察建议为杠杆,成功撬动责任主体履职、推动行政机关作为,最大限度凝聚起守护公益的磅礴合力,铺就一条通往“双赢多赢共赢”的善治之道。
走过十年征程,大田县检察院以法治之力“助力依法行政”,以检察担当“守护人民根本利益”,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融入每一个案件的生动实践,为法治大田夯基垒台,为民生福祉写下高分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