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晋安法院创新普法新机制 打造“蒲公英”女法官普法宣讲团司法品牌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3日电(张政)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顺应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于2022年3月10日首个“女法官国际日”成立“蒲公英”女法官普法宣讲团,发挥女法官专业所长,丰富活动形式,探索出“普法+党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法庭打造、乡村振兴、为群众办实事”的“普法5+”工作思路,持续擦亮“蒲公英”女法官普法品牌项目,累计开展普法宣传近60场次、覆盖近万余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宣讲团以有温度、有热度的法治宣讲教育持续传递法治声音、讲述法治故事,先后入选福州市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最美项目和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创新案例,晋安法院也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创新案例的法院。

  “普法+党建”,筑牢法治“主阵地”

  “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注重将普法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将党规党纪、行政法律法规等知识列为学习重点,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全力打好“党建+普法”宣传组合拳。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与鼓岭保护开发公司、中国寿山石馆等开展党建共建共联,打造“非遗传承生态司法宣教基地”,让“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普法“活”起来。

  “普法+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法治“大格局”

  “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涉少审执工作,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设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法治联络站”,向5个村(社区)、7所学校开设“共享课堂”,还通过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司法建议,召开“法治家长会”等形式,进一步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司法保护、家校共护、社会守护“三大屏障”,以法治之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之路。同时,选派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女干警担任辖区部分学校法治副校长,在“六一”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普法需求,提供防范校园欺凌、性侵、电诈、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多个主题的点单式普法课堂,创新开展“我是榕城小法官”等体验式普法活动,助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发展。宣讲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共享课堂”“法院开放日”等活动近20场。

  “普法+特色法庭”,拓展基层治理“新路径”

  “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坚持强基导向,出台《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制定12类81项举措,将“蒲公英”女法官普法与特色法庭建设紧密融合,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一线作用,开展好矛盾排查、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宣讲团依托“一庭两所一中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三个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共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专业化水平,并以“无讼景区”“无讼社区”“无讼乡村”创建,助力打造“和合晋安”特色品牌。

  “普法+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乡村“新篇章”

  “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立足村情实际,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利用专业优势,在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当好“一线”法治宣传员,主动对接乡村需求,开展以案释法、巡回审判等活动。在鼓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开展“珍爱地球”“保护野生动物”“森林防火”等主题的普法宣传,联合福州中院,与晋安区政府、鼓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鼓山旅游景区成立“鼓山摩崖石刻生态司法保护基地”,以司法之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自然和文化遗产,共建美丽乡村。

  “普法+为群众办实事”,创造便民服务“新体验”

  “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将普法工作融入立审执各环节。在立案窗口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岗,优化导诉台功能,提供诉讼文书样式、自助终端等便民服务设施,便民利民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此外,宣讲团还结合办结的不动产“带封过户”案、服务保障茶园街道环南新村及周边地块征迁等工作,选取群众关注的法治热点,深度挖掘有影响力、贴近群众生活的典型案例,做好答疑解惑、释法宣讲,相关做法获福州中院主要领导和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拍摄的涉民生题材微视频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三等奖。紧扣中心大局,选取涉企纠纷高发领域的案件类型进行“零距离”普法,丰富“企业接待日”“惠企安商服务周”“法企面对面”等活动内容,开展企业走访、庭审观摩、主题座谈等活动20余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落细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