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2日 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锚定基层医疗新需求,迈进乡村卫生新征程”实践队是该校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长期扎根于健康乡村建设,已累计调研走访14家卫生行政部门、38家医院、98家药企药店,实地走访601所村卫生所。为更好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团队成员联合中西医结合学院“杏林风华”实践队于8月3日-8月11日赴江西省井冈山市开展系列活动和实践调研。

铸魂红医,践悟青春
在医学教育的征程中,红医精神宛如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着莘莘学子前行的道路。它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念,蕴含着为人民健康无私奉献的崇高价值。为深刻领悟红医精神,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谢珍志教授“三湾改编”情景课,滕永琛教授讲授苦难辉煌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而在草鞋编织课上,千根稻草在掌心翻飞,拧成的不仅是承载重量的鞋履,更是薪火相传的精神韧性。
红路践行,初心丈量
为了传承红医精神,团队成员重走红军路。茅坪坝上村雨后的挑粮小径碎石湿滑,队员肩背行军包急行;老乡灶台边烹制“红米饭南瓜汤”。黄洋界哨口山风呼啸,齐诵“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诗句,战壕实景教学再现群众削竹钉、布疑阵的众志传奇,将“扎根人民厚土”的铁律烙进团队成员心间。

数智下乡,振兴赋能
为了促进乡村医疗信息化建设,团队成员追寻领袖足迹,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访的神山村以及坝上村开展调研,调研发现在乡村分级诊疗平台仅具备基础电子病历功能;村卫生室远程医疗缺位,村民影像诊断需辗转奔波;市区医院则存在城乡医疗结合能力弱、功能简陋、投入不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实践队成员从专业所学凝练破局之策,积极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配乡村的智慧医疗网络,为健康乡村筑造数字基座。

中医扎根,薪火传承
中医药如何服务老区人民,也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在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热敏灸”成为当地居民脍炙人口的“止痛神技”,而井冈山市总医院的 “1次挂号管3天” 更如一缕清风,吹散了就医的烦忧。走进罗浮林场的中医药种植区,满目青翠间藏着致富的希望。岗梅等药材在林下悄然生长,既守护了山林的绿意,又为村民铺就了就业路。泥土里的药香与山间的清风交织,仿佛在诉说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故事。一群扎根于此的医者与开拓者,怀揣着 “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少些麻烦” 的质朴誓言,让千年中医智慧如春雨般浸润红土地,在这片革命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滋养着一方百姓的安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