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被看见”的力量?
它超越了物理层面的简单注视,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情感及心理层面被深切关注、理解和尊重的状态。以银发群体为例,当他们“被看见”时,会更加珍视自我存在与价值,更容易敞开心扉接纳新事物,从而减轻孤独感,提升生活幸福感。
养老事业既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民之关切”,也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国之大者”。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为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元年的到来。
以金融之光温暖银发之路。多年来,兴业银行持续深耕养老服务金融,有十三家经营机构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是获得该荣誉最多的商业银行。截至2024年11月末,兴业银行管理的银发客群综合金融资产超过1.86万亿元,服务的客户数超 2600 万户,银发群体已成为兴业银行最为重要的零售客群之一。
2024年,兴业银行整合集团资源,对外发布银行养老金融“365”行动方案,将服务内涵从聚焦零售老年客群服务扩展至有养老金融需求的零售及企业客户,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同时,与集团旗下兴业研究公司联合发布了《养老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旨在通过研究赋能,助力我国金融机构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更好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兴业银行还在全行范围内建设了85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将爱老敬老理念注入网点日常,全面提升网点适老服务水平。兴业银行将社区支行作为延伸银行服务到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能够很好发挥地缘优势,积极融入社区生活服务居民百姓。以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为例,在四川省内共设立88家社区支行,数量无论在行内还是川内同业均排名第一,借由网点便利性开展的系列养老金融服务在当地有口皆碑。
洞悉银发需求:共建老年大学 搭建展示舞台
被看见,意味着被理解、被肯定。
漫步于冬日的成都街头,总能看到银杏树挺拔的身姿和满树的金黄。在成都分行青羊支行二楼,安愉学堂内一群退休的嬢嬢们正忙于排练走秀,这是比窗外银杏更为耀眼的独特景致。
这支优雅的队伍来自成都市老年大学,但老年大学与银行的组合并不常见,这其中有何渊源?
据成都分行零售金融部养老金融中心(社区支行管理中心)经理李倩介绍,随着老年人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升级,老年大学的资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分行积极响应老年人需求,在2018年联合成都市老年大学在锦江支行开办教学点,邀请成都分行客户在网点参与学习,开启了与老年大学合作之路。
2022年,得知成都市老年大学有新建校区的计划,成都分行立即抛出双方共建校区的“橄榄枝”。通过校方多次考察验证后,双方成功达成合作,开创了“金融+教育”办学先河,并于2023年5月在成都青羊支行举办共建青羊校区的揭牌仪式,这意味着兴业银行基于安愉课堂持续向下延伸,打造了独具四川特色的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安愉学堂IP。
“我以为兴业银行仅是提供教学场地,没想到他们还安排了‘班主任’来配合我们选课、调整场地等。”今年64岁的曾芳蓉对兴业银行服务倍感惊喜,“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兴业银行看到了老年人的需求并付诸行动,他们真的很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安愉课堂外,成都分行还于2023及2024年连续两年开展了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万人安愉梦想秀”,今年募集队伍数量再创新高,达到700多支,为银发群体打造展示风采的舞台。
李倩表示,与成都市老年大学的合作促进了成都分行与36个老年大学协会成员单位的交流,分行现已与川内各市10余家老年大学建立了稳固合作。依托成都市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分行在全省120家网点设立了“安愉学堂”,提供98门课程。此外,各网点还将“安愉学堂”延伸至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协会和老龄社团,提供个性化教学和上门服务。
这般“以心换心”的服务构建了“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将“安愉人生”打造成为当地老年人信赖的养老金融品牌。目前,成都分行服务老年客户超100万人,管理金融资产超550亿元,荣获全国和四川省“敬老文明号”称号,得到各级老龄委和监管部门的认可。
重视银发感受:对接各方渠道 打响“安愉人生”品牌
被看见,意味着被重视、被尊重。
除老年大学外,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与成都分行的合作也在初冬成功“开跑”。
2024年11月19日,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暨四川主会场健步走活动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由成都市联动6个异地城市开展,近6000人参与。
银行举办“健步走”活动屡见不鲜,以往常见的方式就是简单地冠名赞助,借助广告效应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如何真正深入银发群体的内心,才是检验活动举办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成都分行选择“零距离”服务客户,安排服务人员加入每支队伍的微信群,从旗帜、队服的定制到路线规划、安全事项的提醒,他们的全程的温情陪伴,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的真心称赞。
前来参加健步走的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老年人协会副会长胡朝俊已有80岁高龄,参加过多次“安愉人生”品牌活动的她,对成都分行的服务深有感触,“在微信群里就能随时联系到兴业银行的服务人员,感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贴心又便捷。”
2012年以来,成都分行紧密围绕总行推出的“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品牌,通过洞悉银发群体需求,与老体协、老年大学协会、老年协会等单位联动合作,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安愉学堂”“安愉梦想秀”“安愉健步走”“安愉老友记”等。
正当“健步走”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另一番温馨场景在成都市黄龙溪古镇上演:来自绵阳市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成员们正欢聚一堂,共赏美景,欢歌笑语不断。
在这支队伍中,身着红色马甲的兴业银行工作人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或是热情地为成员们讲解景点故事,或是细心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一路保驾护航,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安心享受这份难得的欢愉时光。
这些场景来源于成都分行组织的“安愉人生老友记”活动。早在2013年,成都分行就发现老年客户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开启了以老年客户为主体的特色游活动。直到2019年,分行将其正式打造为安愉人生“老友记”品牌,一直延续至今。2024年以来,“安愉老友记”活动已成功举办62场,吸引了2000余名客户的参与。
绵阳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团长李世君有感而发,“兴业银行承诺带我们出来玩,就真心实意地让我们体验美好,言行一致,相互尊重。这样的真诚,自然让我们愿意与之双向奔赴。”
关注银发一族:适老化改造及健康管理双向发力
被看见,意味着被关怀、被呵护。
早上9点,家住成都市青羊区的邹业丰爷爷打算去离家不远的青羊支行办理业务。81岁高龄的邹爷爷是兴业银行二十余年的老客户,虽然手拄拐杖行动有所不便,但他依然习惯性地去网点转转。
前不久,邹爷爷敏锐地发现了支行的变化:门口防滑的橙色台阶、新增加的无障碍升降机、台阶两侧和中央处加装的扶手;大厅的地面进行了防滑改造,还根据营业厅功能分区进行了规划,布设了通往迎宾台、养老金融专区、适老化等候区、卫生间等位置。
“邹爷爷,您来了!”虽然环境有所变化,但青羊支行服务人员的热情却一如从前。服务人员将邹爷爷引导至养老金融服务专区,扶着他在沙发坐下,并将他的拐杖严丝合缝地收纳至沙发扶手处。邹爷爷这才发现,这套沙发是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适老化专业家具。
据李倩介绍,2024年4月起,为打造养老金融示范网点,成都分行在专业适老改造咨询机构的辅导下,主动探索和尝试,对青羊支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对于银行适老化的改造,还没有标准化的模板。支行通过咨询专家、调研客户需求、研究标准等方式,力求贴合老年客户需求,营造舒适环境。”成都分行青羊支行行长王娟对记者表示,“这些适老化专业家具是支行前往专业展会选购的,有些老年客户在体验后向我们询问链接,想在家里也购置一套这样的家具。我想,这就是对我们支行适老化改造最好的肯定。”
无独有偶,在兴业银行成都中建天府公馆社区支行里,今年61岁的黄蓉阿姨正通过线上专家咨询了解一些常见慢性病的防控知识。
2024年,成都分行联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成都高新区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行部分网点设立“健康小屋”,中建天府公馆社区支行便是“安愉健康小屋”的网点之一。
记者在“健康小屋”里看到,这里配备了自主健康检测仪器,可检测项目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体脂、单导心电图等关乎基础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同时,每一次的检测结果并联入成都高新区卫生健康数据系统,实现检测与监测并重的效果。
“来这个网点就可以自己进行健康跟踪,每个月的6号和26号还有社区医生来这里驻点,方便得很!”黄蓉阿姨作为接触兴业银行仅有1年的“新”客户,对家门口的“健康小屋”赞不绝口,“办业务的时候顺便做个身体检查,又便利又快捷,还能视频问诊、三甲医院挂号等等,我的好多朋友都羡慕我家附近有这样一个网点嘞!”
目前,成都分行在全川范围内完成了21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同时,成都分行还设立了86家养老金融服务站。李倩表示,未来,分行将逐步铺开适老化改造及“健康小屋”的网点,致力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所谓安者定也,愉者乐也。身安于外,心愉于内,是为身安而心愉。强化品牌推广与客户互动,以真诚服务赢得银发客户的信赖与口碑,成都分行在养老金融服务领域的成功实践,是兴业银行深耕养老金融领域的生动写照。
“展望未来,兴业银行坚信养老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兴业银行张琴表示,一方面,分行将进一步发挥养老服务金融的专业优势,在继续丰富现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权益体系基础上,积极探索“老有所为”权益框架,赋能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分行将不断顺应养老金融市场新要求,从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及养老服务金融三大板块共同发力,全力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实现自身经营发展与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的良性互动,履行使命担当,体现养老金融服务的兴业格局与温度。(林玲 李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