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铁警“双星” 昼夜轮转的安全守护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5日电 在泉州站川流不息的人潮中,在昼夜交替的守护线上,有两位民警用多年的坚守,擦亮了警徽的光芒。他们是泉州站派出所警龄最长的“老搭档”——42岁的陈祖旺(入警19年)和44岁的刘碧宇(入警22年)。岁月不仅赋予他们深厚的经验,更锤炼出敏锐如鹰的双眼与雷霆般的行动力。他们如同两颗经验与锐气并存的星辰,在泉州站这片繁忙的热土上轮转不息,用忠诚与担当共同织就一张坚实的安全网。

  白昼“砺剑”:刘碧宇的“火眼金睛”与秩序之锚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站台,刘碧宇的身影便汇入了熙攘的人流。22年的深厚积淀,让他成为白昼秩序的“主心骨”。他不仅是熟稔站内布局、客流规律的“活地图”,更是在喧嚣中洞察秋毫的“砺剑”。一次执勤中,刘碧宇凭借22年练就的“火眼金睛”和敏锐的职业嗅觉,在人群中精准捕捉到一名旅客神态和行李的细微异常。他果断上前盘查,最终从其行李中查获了被非法携带的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画眉鸟。 这精准的一击,完美诠释了他在复杂人流中锁定目标、守护安全的非凡能力。高峰时段,他步履稳健,目光如炬,既能高效疏导人流,又能从看似平常的画面中揪出不寻常的蛛丝马迹。同时,他更是经验丰富的“调解大师”,面对旅客间的摩擦纠纷,他以深厚的阅历和通达的智慧,春风化雨般抚平情绪,让焦急的旅途重归和谐。他是白昼泉州站当之无愧的秩序“维护者”与安全“守护者”。

  暗夜“猎鹰”:陈祖旺的“雷霆之眼”与生命守夜人

  当夜幕降临,站台归于相对的宁静,陈祖旺的“猎鹰”模式悄然开启。入警19年,他对深夜车站的特质与潜在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解。空旷的角落、稀疏的人影,是他高度警惕的战场。此时的他,如同暗夜中的利剑,锋芒内敛却锐不可当。一次看似平常的夜间进站口身份核验,陈祖旺那双在夜色中愈发锐利的“雷霆之眼”,捕捉到了一名旅客证件信息与神情举止间极其细微的破绽。他沉着冷静,步步为营,通过精准查询和巧妙盘问,最终撕开了精心编织9年的伪装,成功查获一名漂白身份、潜逃多年的网上在逃人员! 这次在昏暗光线下完成的精准“狙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19年沉淀出的洞察力与战斗意志。处理醉酒滋事、救助突发急病的独行旅客、排查暗夜中的安全隐患……他经验老到,临危不乱。一次深夜巡逻,他同样凭借对寂静中一丝异响的超强感知和对站区每一寸的熟悉,迅速找到并救助了一名醉酒晕倒在隐蔽处的旅客。19年的黑夜守望,赋予了他守护生命与打击犯罪的独特力量,成为寂静站区最令人心安的“守夜人”。

  薪火“传承”:经验宝库的无声滋养

  他们不仅是泉州站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派出所精神与技艺传承的“活教材”。在日常执勤的点滴间,在轮休时的闲谈中,陈祖旺和刘碧宇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年轻民警请教的对象。如何快速识别可疑?如何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如何在看似平常中发现蛛丝马迹、精准查缉布控?面对各类突发状况如何沉着应对?他们从不吝啬分享自己多年积累下的“独家秘笈”和宝贵经验,尤其将那份源自实战的敏锐洞察力与严谨执法精神倾囊相授。他们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让宝贵的经验和为民服务、守护正义的真诚理念在年轻一代民警心中生根发芽,使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专业素养得以不断传承和提升。

  时光荏苒,岁月在他们肩章上留下了印记,却将守护平安、打击犯罪的信念淬炼得愈发闪亮。陈祖旺与刘碧宇,泉州站派出所的“双星”,用忠诚与热爱,在平凡的倒班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与辉煌战果。在泉州站日复一日的喧嚣与宁静中,他们轮转的足迹,共同铺就了一条通往平安、正义与温暖的坚实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