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台商区东园镇琅山村:深耕滨海文旅特色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9日电 (刘攀月)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琅山村党总支部盘活闲置资源、深挖“郑和文化”特色IP、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滨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昔日的小渔村焕发新活力。

  盘活闲置资源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琅山村党总支部以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为突破口,推动“沉睡资源”变身“增收活水”。废弃的村办小学计划改造为文旅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海地块被盘活用于发展精品民宿和酒店产业,首间示范酒店已启动建设;百亩撂荒地规划建设“四季鲜果”生态采摘园,预计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此外,传统鞋厂闲置厂房转型发展电商产业,培育“淘宝村”经济,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深挖“郑和文化” 打造滨海文旅品牌

  依托“郑和下西洋”历史底蕴,琅山村打造了以郑和文化广场为核心的文旅地标。广场中央矗立7米高的郑和雕像,配套滨海步道、观海平台等设施,节假日日均吸引游客千余人次。

  村里还规划建设滨海民宿,并与生态采摘园联动,形成“文化研学+采摘体验+观海休闲+民宿住宿”的全链条旅游模式,带动周边农家乐、海鲜排档等业态发展,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兴农”。

  区域协同联动 共筑滨海发展共同体

  琅山村联合周边3个沿海村,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生态链”,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村共同开发海边观光、渔事体验、海鲜美食等特色旅游线路,并借助电商平台和“滨海美食节”推广鱼干、紫菜等特产。

  同时,联合开展“净海行动”,定期清理海岸线垃圾,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下一步,琅山村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产业升级、生态优化、治理创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更多“党建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琅山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