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6日电 (叶欢欢)当国家级非遗刻纸技艺遇上三维光影科技,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能玩出什么新花样?福建省泉州第七中学近日发布的2025级新生录取通知书,以“匠心融非遗、科技赋人文”的创新设计,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文创产品的又一标杆。

非遗刻纸:一纸承载三校区文脉
这份由该校文创中心师生自主设计的通知书,首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刻纸”技艺融入其中。采用红金特制肤感纸与镂空雕刻工艺,江南校区的东大门、行政楼,城南校区的体育馆、图书楼,以及金山校区的标志性雕塑跃然纸上,立体呈现“一校三区”协同发展的教育格局。
“刻刀游走如学子刻写人生,每一处镂空都是对校训‘爱国感恩勤奋卓越’的具象化表达。”设计团队成员、高二学生丁威、温婉柔介绍,作品以非遗技艺传递文化自信,更暗喻学子需如刻纸般精雕细琢,“在七中镌刻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
科技赋能:扫码即可“云游校园”
在传统书信中植入数字基因,是此次设计的另一大亮点。通知书封底附有专属二维码,新生扫码后可观看航拍视频《同学,你好!》,沉浸式探访三校区实景,还能解锁手绘版“数字校园地图”。
“这不仅是录取通知,更是一份‘入学第一课’的教具。”谢仰进老师介绍,通过虚拟与现实交融的设计,学校希望传递“科技托举人文、创新点亮未来”的教育理念。
光影魔术:跨学科启蒙藏在细节里
最令人称奇的是通知书的“隐藏功能”——当用手电筒以特定角度照射刻纸部分时,镂空建筑会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在墙面投射出三维光影影像。这一设计融合了物理学原理与艺术表达,让学子在互动中直观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追光者终成光芒。”泉州七中校长吴鹏飞表示,通知书从非遗传承到科技互动,均体现学校“跨学科创新”的培养思路,“愿这份会‘说话’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学子开启山海梦想的第一把钥匙”。
据悉,该校录取通知书将陆续送到学生手中,新生可通过线上平台提前“云游”校园。金秋九月,这批“Z世代”学子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校园中,书写新的教育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