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0日电(高瑜欣 邓佳怡)7月8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心向榕,三乡情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开展了以“榕城廉脉行,医路践清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实践队踏着朝阳向江兜村前进。在江兜村村委王文珍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先后参观了乡贤馆、乡风馆、齐贤馆、思贤馆。“古时麻风病人流落街头,官员欲弃之,翁承赞心怀悲悯,谏言建‘养济院’,救了众多百姓。”循着孝廉文脉,队员们不仅了解到开闽宰相翁承赞清正、廉洁、爱民的一生,还聆听了江兜村旅港乡贤王如宝带头捐资建设江兜村自来水引水工程、出资修缮江兜仙公楼、捐赠设备助力乡土文化传播的感人事迹。王文珍讲道:“王如宝不断团结同乡,联谊乡情,做了许多有益于乡亲的好事、善事,深受社会各界爱戴。”而江兜村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乡贤们对“崇德向善、忠孝廉节”传统精神的传承。

在福清江兜华侨中学里,队员陈宇瀚进行了廉洁教育宣讲。宣讲通过微视频形式,呈现了"公生明,廉生威"等传统廉政名言的核心价值。视频播放过程中,听众们观看并展开交流讨论。走出中学,队员们看到家家户户墙上都挂着附有格言或家训的村规民约宣传牌,如“治家严,家乃和”,内容都围绕着爱国、治家、廉洁等美德,与红砖古厝相得益彰。在古朴的乡村院落里,志愿红与乡土气交织出温暖的画面。队员陈瑞琳半蹲身,双手稳稳扶住麻袋底部,慢慢倾倒黄豆。队员林传航微微弯腰,手掌快速拨弄,引导豆子落入桶中。“大爷您歇会儿,这分量我们能接住!”队员们大声说道。老人咧开嘴笑着,用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回应:“你们这些娃娃,干活倒不含糊!谢谢你们啊。”豆粒不断滚落,发出“沙沙”声响,混着众人的交谈、笑声,在老旧的石墙间回荡。

实践结束后,王文珍表示:“希望你们能发扬光贤精神,好好学习,未来做一个好医生,力所能及地回报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