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0日电 (记者 吴晟炜)9日,由福建省教育学会主办,福建省教育学会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福州市教育学会承办,福州第八中学、厦门双十中学、泉州第五中学、福州屏东中学、三明市第九中学、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象园幼儿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基础教育大讲堂第一讲在福州第八中学吉祥山校区开幕。

活动以“智启灵思,AI赋能基础教育创新——人机共生背景下的教师成长与课堂重构”为主题,吸引了福建省教育系统代表、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万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与。通过专家引领、实践分享与技术体验,凸显出“全流程”助力教师成长、“全学段”有机协同联动、“全链条”产学研深度融合三大特点。会场外还设有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展区,同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最新成果,共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前沿路径。

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小清教授作主旨报告。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顾小清教授以《数智深化学校数字化转型》为题,系统剖析了AI技术驱动下的教育模式重构、数据治理与学习分析技术应用,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其深厚的研究积淀与前瞻视野,为现场教育工作者带来深刻启发。
此外,活动中,与会嘉宾通过“主论坛+分论坛+教学示范”多维模式,全方位展示AI赋能基础教育的育人样态。福州第八中学校长陈晨、厦门双十中学校长黄强、泉州第五中学校长张海峰等名校校长,分享“教师数智素养2.0框架”“AI赋能拔尖人才培养”“5G+智慧教育生态”等创新案例,彰显名校在智能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记者看到,此次活动的教学示范课覆盖幼小初高全学段,福州八中高中信息技术课演示AI知识库与双碳议题结合的实践探索;三明九中化学课运用AI模拟化学反应动力学,屏东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依托AI优化解题策略;群众路小学科学课、延平实小体育课及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则生动呈现AI在跨学科、低龄化教学中的场景创新。在行业赋能环节,科大讯飞以《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场景创新》为题,展示智能评测、个性化学习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
福建省教育学会会长陈明庆表示,此次大讲堂是全省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AI技术从“工具应用”向“生态重构”演进,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