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校企联动 泉州市委党校培训中心揭牌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8日电 为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市区两级党校统筹办学和对外培训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近日,泉州市委党校成立“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培训中心”,作为校院归口实施对外培训的职能部门。

  据悉,该培训中心立足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世界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港澳台侨商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与泉州发展集团开展校企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晋江经验”干部教育培训品牌,为泉州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拥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形成“一校两院”办学体制,具备优质的教学资源、突出的科研实力和广泛的合作网络。作为泉州市属国企主力军,泉州发展集团以“创新驱动、金融赋能、助力产城发展”为战略,业务涵盖五大板块,连续4年跻身福建省综合百强企业,连续2年入选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综合实力突出。双方基于服务泉州发展的共同目标,将院校的理论教学、科研优势与泉州发展集团的产业实践、资源优势相结合,创新“校企联动”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定制化服务,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培训中心以“理论溯源—实践转化—文化铸魂”为主线,构建特色化、差异化课程体系。在理论溯源方面,开发《“晋江经验”的历史由来、核心内涵和现实启示》等专题课程,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在实践转化方面,依托“晋江经验”科研成果与产城融合项目,开设《“‘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晋江经验馆和安踏博物馆现场教学》《泉州内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石狮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石狮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专题课程,强化实战能力培养。在文化铸魂方面,立足泉州“海丝起点、著名侨乡”特色优势,打造“宋元海丝文化寻踪”教学路线,开发蟳埔簪花工坊非遗技艺传习、安溪铁观音品鉴等沉浸式教学,推出《赓续文脉,问道清源——泉州清源山现场教学》《追寻泉州华侨史凝心聚力向未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南山峇厘村现场教学》等专题课程,增强文化时代厚度。

  产学研协同,深层次挖掘培训资源。培训中心坚持“一盘棋”谋划,加强全市培训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联动22个世遗点位、3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安踏、恒安等50家龙头企业,打造“海丝文化长廊”与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课程设计上,围绕“晋江经验”创新实践开设《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传统产业向“新”提“质”——以九牧为例》《数字经济赋能泉州新质生产力——以信泰集团为例》等实务课程,并将华侨大学科研基地案例研讨与本地党校课程共建结合;依托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资源设计《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海丝”视角下的泉州宗教文化》等专题课程;通过“企业参访+案例研讨+学术交流”三维联动模式,形成“本地辐射全国”双平台机制,并承办全国性干部、企业交流培训项目,推动“晋江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

  全链条保障,全方位提升培训质效。培训中心创新“五维一体”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多元参访(企业、展馆等8类场景)+案例研讨”全流程闭环培训模式,制定《培训服务标准化手册》,规范接班带班工作流程,训前需求分析精准匹配课程,训中学习成效动态评估调整,训后开展回访优化培训服务;建立培训教学质量、后勤服务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平台实现教学服务全链条管控与质量实效全方位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