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税动力”护航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8日电(张晓丽)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已从“星火”燃成“燎原之势”,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厦门市科技集群、科技强度跃居全球城市第72、76位,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5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

  在这片热土,一场以“税动力”护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动也正在展开—税务部门精准触角,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有效推动辖内战略性新兴企业行业健康发展。

  近日,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入选国家级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接连中标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等央企项目。这家成立仅两年的“科创新星”快速崛起的背后,是翔安区税务局“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全程护航”服务链的强力支撑。

  “在研发方面公司前期设备投入和人才成本,以及后续产品的升级迭代与技术突破,需要大量资金。税务部门针对性的留抵退税政策辅导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该企业财务负责人郑海燕说。

  厦门市税务局发挥“政策找人”机制作用,通过“周三见”直播间、可视化答疑、互动平台等线上渠道,开展专题系列宣传,将税收新政和即时宣传重点更加有效地直达不同层次领域的纳税人。“线上”+“线下”齐发力,政策春风吹到每一户企业。

  为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厦门市税务局通过大数据筛选目标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成长档案,并联合科技部门搭建政策兑现快速通道,其“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服务,成为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创新的重要支撑。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是十一维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公司因战略调整两次微调股权架构,需在市场监管变更后办理个税、印花税申报。然而,内部复杂的资料整理与新旧股东签字流程让公司申报进度滞后。

  “多亏税管员多次上门进行辅导,还帮忙协调股东线上签署授权书,才能赶在截止期前完成申报。”余海箭回忆称。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人工研判”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敏锐发现企业存在股权转让业务且期限内暂未申报风险,全流程专人跟踪辅导,防范化解未准期申报风险。

  在先进制造领域,税务服务的触角同样深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高品级氮化铝粉末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产能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国产新材料正在加速出海,但材料多样且分类复杂,企业一时间难以准确找到适用的税收政策,财务负责人刘兰兰表示,“经询问,税务部门帮我们准确判断某材料属出口应征税范围,辅导合法合规进行申报,避免后续出现风险”。

  据悉,厦门市税务局对涉及出口应征税货物的纳税人分批开展专场培训并建立实时答疑机制,全面梳理出口企业适用的政策,精准匹配不同材料适用政策范围,手把手、一对一辅导企业适用正确政策,帮助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和申报,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