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的顺利审结为我们台资银行运用大陆司法维权开了个好头!”日前,某台资银行福州分行工作人员在收到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后,不禁感慨道。
近日,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台江团队顺利审结台江法院首起涉台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为强化涉台司法服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台江样本”。
2023年6月,某台资银行福州分行与某机械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并陆续向其发放贷款。2024年5月后,因某机械公司未依约归还借款并经再三催告均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某台资银行福州分行遂到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提起诉讼。
因该案被告公司为在榕台资企业,案件受理伊始,审判团队便面临“被告失联”的难题:合同未约定送达地址、电话联络石沉大海、被告公司已停业。
为破解僵局,审判团队优化工作思路,通过大数据筛查,联系上被告公司工作人员,进而掌握其法定代表人已返回台湾及其在台湾的住所等重要线索。审判团队随即向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台湾住址邮寄应诉材料,并通过全国法院区际(港澳台)司法协助管理平台启动涉台司法协助程序,两种途径双管齐下,及时将应诉材料送达被告公司,为案件的审理创造良好开端。
“法官,我们担心被告万一转移财产,钱就追不回来了……”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某台资银行诉讼代理人联系审判团队申请诉讼保全。
考虑到被告某机械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存在较高的财产转移风险,审判团队在收到诉讼保全申请当日便立即启动保全程序。通过一次性告知办理材料并演示线上申请操作流程的前置指导、线上线下材料即时预审的全程协办、裁定作出后立即移送执行的无缝衔接等举措,从申请受理到作出裁定再到移送执行仅用时6小时,快速查封冻结被告某机械公司名下相关财产,为后续保障某台资银行债权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订立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判决被告某机械公司应向原告某台资银行福州分行偿还借款本金116万元及相应利息等。
判决虽已尘埃落定,但台江法院服务保障台胞台企发展的司法职能还在延伸。承办法官陈羽敏锐地发现该台资银行此前所制定的格式合同中存在送达条款瑕疵、缺乏有效担保等问题。
为提升台企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陈羽法官主动联系该台资银行福州分行进行法律政策宣讲,针对合同中存在的漏洞逐项分析并提出建议。这一举措将“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的“一站式”“管家式”服务理念与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集成式的职能定位深度融合,实现品牌效应双层叠加,为台胞台企生产经营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此案的顺利审结,是台江法院提升涉台民商事审判质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台江法院将进一步深化“调立审执”一体化机制,充分发挥“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多元解纷职能,构建全链条涉台金融纠纷解决路径,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更优质的司法保障。(台江法院 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