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5日电 (吴冠标)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部的张坂镇,是知名侨乡和文化古镇,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素有“中国雕艺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张坂镇通过发展雕艺产业、民宿、咖啡厅、家宴等多元文旅业态,以产业赋能文旅融合,增加农村活力、村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匠心独运 千年雕艺传承展新风
漫步于张坂镇的上塘雕艺街,木材清香萦绕鼻尖,凿刻之声清脆入耳。这条街浓缩着张坂雕艺的精粹,串联起木雕、漆线雕、玉雕、铜雕等各类雕艺大师工作室、工作坊,坐落于其间的台商区雕艺馆更是展出了数十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千年雕艺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
据统计,张坂镇有雕艺企业约300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现代家居、宗教佛具、园林建筑、室内装饰、旅游工艺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也由此涌现出一大批雕艺大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雕刻匠人的坚守和传承,才有了如今张坂雕艺的辉煌。”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坂雕艺协会名誉会长黄志亮感慨道。
此外,张坂镇巧妙利用雕艺这一载体,搭建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已举办九届泉台雕艺行业职工技能竞赛,台湾工艺美术师汪日清说道:“近年来,泉州匠人的雕艺技艺日益精进,产业体系愈发完善,许多台湾的客户也直接来雕艺街采购。”

2024年12月,位于张坂镇海灵大道的海峡雕艺文化园正式开园,成为弘扬千年雕艺文化的重要展台、培育特色雕艺产业的全新舞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张坂雕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渔村蝶变 乡村文旅融合绽新彩
走进张坂镇浮山村,山海美景如诗如画,这里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是一个集齐了“山、海、岛、渔、港”等元素的千年古村落。得益于海洋生态的建设,浮山村现代渔业快速发展,成为蜚声闽南的知名渔村。
这些年,浮山村紧抓文旅发展机遇,依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规划全村旅游发展蓝图,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微景观打造、渔村市场改造升级及引入民宿、餐饮等新业态,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向集观光、露营、渔趣体验于一体的滨海旅游业的华丽转身。

浮山村的变迁吸引了众多归乡人的目光,其中就包括回乡创业的村民郑玲。她的“屿夕”民宿于今年1月开业,春节七日,便实现了数万元的可观营收。“做好民宿,却不只做民宿”是郑玲的“生意经”:“据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诸鸣考证,浮山村坐拥元代石塔、西峰后宫、唐代浮山寺、獭窟妈祖宫等历史遗迹,还有闻名闽南的獭窟鱼丸、鱼签,这些都是我向远道而来的宾客讲述浮山故事的宝贵素材。”
名气打起来后,浮山村还积极引进海上世界旅游、亥卯未文化等文旅企业,经营月亮湾、浮石营地等景点,现已成为游客聚集地和网红打卡地,成为泉州滨海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据了解,目前泉州台商区正在串联张坂镇八仙过海欧乐堡景区、玉沙湾、月亮湾、龟山湾、浮山村等景点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集亲子度假、研学旅行、商务会议、康养旅居、自然观光、网红打卡、沙滩艺术演绎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展望未来,张坂镇将继续以产业振兴为基点,产城人深度融合为抓手,围绕“产业、乡村、文旅”三个集聚,全力打造产业互融、城乡互联、治理互促的城乡融合型“张坂样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