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盛行的时代,为消费者实现“无忧”退货的运费险应运而生,该保险产品理赔更加便捷、智能,促进了网络交易的发展,然而一部分人却薅起了运费险的“羊毛”,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非法理赔运费险进行牟利,近期,闽侯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0年至2022年9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用本人以及其亲属的身份信息,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注册多家网店和多个买家账号。他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在其控制的网店下单并退货,同时在退货时虚增快递重量,骗取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费险理赔。经司法审计,陈某某及亲属的支付宝账户共收到理赔款金额共计人民币2244350元。
闽侯县检察院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精准引导,固定证据。面对涉案金额大、作案时间长、交易记录繁杂等难题,检察官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引导侦查取证,补充关键证据。联系电商平台、保险公司及快递公司,全面了解运费险投保、理赔流程,获取相关交易数据及物流信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厘清涉案金额。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检察官发现陈某某控制的多个买家账号存在持续异常的退货行为,且退货商品的寄出寄回地址高度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其诈骗行为。最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这起案件不仅为试图“薅羊毛”的人敲响了警钟,也为电商平台和保险公司提了个醒:在数字化时代,风控技术和法律监管必须双管齐下,才能堵住漏洞,维护公平的交易环境。检察机关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涉电商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协同推进社会治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焦莉萍 陈秀 李旖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