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5日电 日前,“福建自然资源改革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泉州,深入了解惠安县黄塘镇、紫山镇和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两个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地调研走马埭全域整治项目现场,了解地方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万亩连片良田、提升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优化田园布局、支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赢,打造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城一水六分田”的惠安,曾因农村土地权属分割,耕地碎片化问题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2亩,抛荒和非粮化现象严重。2022年9月,国务院赋予泉州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后,惠安黄塘-紫山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应运而生。
2023年9月,在省自然资源厅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支持下,惠安启动该项目,以全民“共治共享”为理念创新“政企银”合作模式。
其中,政府通过完善整治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林地置换、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等关键政策,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同时聚焦将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完善黄塘溪沿线农田灌溉引水和生态补水系统,着力打造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国企作为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主体,全流程参与土地流转。银行方面,惠安借助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金融优势,创新整治类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惠安跨乡镇布局,通过“化碎为整”,归并两镇水系沿岸零散耕地,以黄塘溪溪滨慢道串联12个行政村,建设沿线村居道路、亲水平台和生态微景观,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时,统筹推进林地修复、废弃矿山整治修复等工作,构建生态屏障,重塑黄塘溪生态廊道。此外,惠安打破乡镇界限,以“多田套合”梳理各类涉及耕地的项目,整合涉农政策、统筹水利项目建设、构建多元整治资金池,筑牢耕地保护根基。
如何把城市的便利与田园的诗意美好结合?晋江以“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交出答卷。
该项目位于晋江中心市区,地处九十九溪流域下游,为池店、磁灶、梅岭和西园四个镇街的接壤区域,总规划面积10855亩,具有区位优越、水资源丰富、生态优质等特性,是一片“城、村、山、水、田”交织区域,也是自然田园生态系统与典型闽南风格村落共存区域。过去,这里耕地破碎分散,耕地抛荒及非粮化现象严峻,村庄建设用地利用低效,道路水系不畅,每逢梅雨季节该区域都是市中心的洼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有待改善。
如今,这里逐渐成为晋江“会呼吸”的城市“绿肺”,越来越多的鸟类来这里“打卡”“安家”。大片农田的附近,农场餐厅、精品民宿、公益展厅和马蹄饮品店等已建成或正在改造中的“闽南红”与“稻田绿”相映成趣。
据悉,该项目通过整理约350个耕地碎片化图斑,促使耕地集中连片,农田有效耕作面积从4535亩大幅增加至6200多亩,新增耕地达218亩。此外,还腾挪出203亩闲置低效建设土地用于复垦、道路和集合住宅等项目,让建设用地更加集中高效;遵循“部分拆除、重点改造、适量新建”的设计理念,在保留村落肌理和传统风貌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合居住模式,建设了6幢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集合住宅,有效解决了宅基地零散分布和低效利用问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与人居环境质量的双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