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2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泉州华侨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管理、活化利用工作,泉州市侨界宣传贯彻《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座谈会21日在南安市梅山镇举办,泉州市“五侨”部门、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人民检察院、部分县(市、区)法院,南安市侨联有关同志,泉州市、南安市侨联法顾委、基层侨联工作者代表参会并实地调研。
会议由泉州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温锦辉主持。会上,泉州市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从《条例》制定的必要性、立法思路、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进行了全面解读。与会人员结合自身职能,从加强对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创新形式做好《条例》的宣传普及,深化《条例》在公益诉讼、权属确定等司法领域的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为做好《条例》宣传贯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泉州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950多万,占全国华侨华人总数近六分之一,占全省近三分之二。遍布泉州侨乡各地的华侨历史遗存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是华侨历史的重要印记,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和家国情怀。
会议认为,立法保护华侨历史遗存,是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泉州市“五侨”部门、海内外侨界、司法工作者、侨务工作者要将《条例》的学习同普法宣传相结合,依托“12·4”法治宣传日,做好宣传推广;同推进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凝聚侨心侨力,服务发展。
其间,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走访了位于南安市梅山镇的李光前故居纪念馆等华侨故居和建筑,调研了华侨历史遗存概况、保护管理体制、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的经验做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