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海外华文媒体“两国双园”里聆听合作发展故事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6日电(叶艺琳)8月15日,“开放创新,共绘未来”——海内外华文媒体福州新区(福州自贸片区)采风行的22家海内外媒体的代表们走进位于福州新区的元洪投资区了解中印尼“两国双园”双边合作的近况,寻访火热的合作背后的动人的情谊。

  栽梧筑巢,引群凤来栖。自2023年1月获批以来,落地福州的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如火如荼、持续提速,成为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拓展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中方园区已形成与印尼合作项目69个、总投资近900亿元。

  媒体采访团第一站首先来到了位于元洪投资区内中印尼“两国双园”规划展示馆。“聚焦元洪,我们从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这三方面着手,大力推动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元洪投资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加强产业合作,不仅“引进来”也“走出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入驻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的企业,成立于1995年的胜田食品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年来专注于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集养殖、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全产业链的平台。

  2023年1月,国务院批复《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胜田食品抢抓机遇,通过中国—印尼“两国双园”这一重要平台,与印尼三林集团在印尼共建一个“中国—印尼海洋渔业中心”。

图为媒体采风团参观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中新网记者 张斌摄
图为媒体采风团参观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中新网记者 张斌摄

  “我们双方致力于充分整合利用中印尼优质海洋渔业资源,深化在海洋发展与渔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胜田食品公司董事长施捷就与三林集团的战略合作初衷表达了企业发展的愿景。

  当前,胜田食品正全力推进三林--胜田印尼渔业中心项目《爪哇岛渔业开发总体战略和实施》,计划在印尼开发建设海洋渔业中心,形成完整“捕捞/养殖–加工–仓储”一体化产业链,创造至少5000人本地就业,助力印尼渔民产业发展;同时,向印尼园区输入海洋水产品的研发、技术工艺、现代食品工厂管理技术,能赋能当地食品加工,并为印尼食品工业的升级贡献一份力量;此外,通过对当地的投资,胜田食品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并为中国、印尼两地税收做出贡献。

  元洪投资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印尼“两国双园”产业合作规划》,园区将打造海洋渔业、热带农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绿色矿业等5条跨国合作产业链条,三林--胜田印尼渔业中心项目的成功推进对中印尼“两国双园”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图为元洪功能区中印尼“两国双园”展示厅内的数字沙盘。中新网记者 张斌摄
图为元洪功能区中印尼“两国双园”展示厅内的数字沙盘。中新网记者 张斌摄

  “未来,中印尼‘两国双园’将紧抓RCEP建设机遇,站在园区合作模式重大创新的高度,通过更加开放、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加持,实现产业和经贸合作的更大突破,开创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元洪投资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世界日报主编吴朝晖表示,通过这次媒体采访,自己对福州新区、元洪投资区内中印尼“两国双园”有了深刻的了解,回程后将发挥自身媒体作用,讲好福州新区的故事,让更多菲律宾华侨华人了解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