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2日电 (王文津)他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12日,福建泉州市洛江区边远高山罗溪镇东方村,一辆公交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开进村里。村支书赖伟明紧握着一位厦门老兵的手说,建桥铺路,造福桑梓,功德无量啊。
这位老兵叫赖民权,今年70岁。1973年入伍后他随部队转战祖国大西北甘肃、陕西,多次立功受奖。退伍后他当木匠,承包荒山造林自主创业,先后在宁化、集美、同安创办小企业。

赖民权在东方村建设工地上。 王文津 摄
致富不忘众乡亲。前几年,赖民权从厦门回到老家东方村时发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的路残缺不堪,乡亲们上下山行路难。他找到村支书赖伟明表示,他愿自掏腰包出钱为乡亲修路。
在村两委会和罗溪镇政府支持下,2019年开始,年近七十岁的赖民权在这里安营扎寨,打响一场自掏腰包义修乡村振兴路的战斗。
他不是什么掏钱就了的大老板,而是一位精打细算的小企业家。为节省开支,他经常吃住在工地,事必躬亲指挥建设,几经努力,终于建成一条近5公里的省级标准的山区乡村公路,自掏腰包达三、四百万元。
赖民权的义举,感动了洛江区和罗溪镇政府,前不久当地政府出资铺设水泥路面,成为福建省四好乡村公路。老兵赖民权因此也被评为洛江好人和泉州市道德模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赖民权说,三、四百万元在厦门只能买一套房,而在大山里却能修一条路。“我用买房的钱来修这条路值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