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成立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6日电 (姚敬敏 陈珠霞)为进一步完善水上搜救体系建设,推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发展,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26日正式成立,赵远清当选会长。

  海上搜救工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近三年,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本辖区搜救行动250次,救助遇险船舶57艘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511人,社会力量、海上志愿者队伍在屡次搜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成立大会现场。李逸堃 摄
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成立大会现场。李逸堃 摄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面积达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1公里,大小岛屿208个,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滨海旅游、深海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在推动泉州海洋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的同时也给海上应急搜救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对泉州社会救援力量进行统一协调、统一部署,扩大救援范围、提高救援成功率、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高效发挥救援效能,在泉州海事局长期指导、推动,以及泉州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级的大力支持下,经由泉州兴通港口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泉州新港拖轮有限公司、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泉州市港兴海上义务救援中心、崇武海泳协会、张坂镇海上救助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顺利成立。

  授牌仪式。李逸堃 摄
授牌仪式。李逸堃 摄

  “目前,协会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共52个,希望全体会员发挥各自优势去面临日益增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于危险的气象条件、海浪、风暴等等,同时也包括了日益增长的交通、涉海旅游人数,这些因素都使得海上搜救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大。”赵远清表示,正是由于这些挑战的存在,我们更应共同努力,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保障航线安全,维持社会的稳定,使协会的成立更加有意义。

  会上,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还对2023年度国家海上搜救获奖单位(集体)、船舶进行了通报表彰,我市共5家社会力量、6艘船舶榜上有名。

  协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泉州市海上搜救应急体系,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海上搜救新格局,促进广泛吸收和发展社会各界救援力量加入,规范海上志愿者队伍标准化建设,为促进泉州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应急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