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银发调解员李夏亭: “三心”解矛盾 真情护百姓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1日电 (赖香珠)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有一位被当地民众亲切称为“矛盾纠纷解锁匠”的调解员——李夏亭。虽已年近七旬,但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依然坚守在调解岗位上,用他的耐心、热心和细心,温暖着每一个寻求帮助的心灵。

  “早在2012年,我就开始在党政办负责接访工作,那时候就积累了不少调解经验。”李夏亭回忆道。2016年,南安成立市联合调解中心,李夏亭在领导的动员下,成为柳城街道联合调解分中心的一名专职调解员。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解锁”之旅。

  李夏亭的调解方法独特而有效,他称之为“三心”调解法。每当遇到矛盾纠纷,他总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研究纠纷始末,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热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用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的心;他细心观察当事人的言行举止,找准纠纷的症结所在,然后精准地给出调解建议。

  李夏亭(中)收到民众寄来的感谢锦旗。
李夏亭(中)收到民众寄来的感谢锦旗。

  李夏亭的调解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处理的一起由台风引发的房屋倒塌纠纷。去年,台风“杜苏芮”来袭,柳城街道内一学校的围墙倒塌,导致附近居民周某的房屋受损。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周某甚至担心自己无法再住进新房。李夏亭得知后,立即介入调解。他耐心地听取双方的诉求,分析案件的关键点,然后提出了一个既实用又经济的解决方案:建议周某在原址基础上改建钢筋水泥房。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周某也得以住进新房。

  “如果没有老李的帮忙,我这新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上。”周某感激地说。

  李夏亭的调解工作赢得了民众的赞誉,也为他带来了多项荣誉和锦旗。其中一面从湖北寄来的锦旗尤为珍贵。原来,一群湖北游客在南安旅游时发生意外,李夏亭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成功说服了其他游客为死者家庭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游客们回家后特意制作了锦旗寄给李夏亭。

  如今,李夏亭不仅奋战在调解一线,还担任南安市联合调解培训学院的讲师,将自己的调解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调解工作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李夏亭说,“优秀的调解员越多,社会就更加和谐稳定。”

  李夏亭的事迹传遍了柳城街道的大街小巷,他的名字成了当地调解工作的金字招牌。在他的带领下,柳城街道的调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