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9日电(吴国锦 刘娇佑)三明地处福建中部,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自1993年以来,已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在这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三明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我为部队办实事”活动,创新拓展诉内维权、诉外服务、双拥共建“三项服务”拥军工作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三明特色的司法拥军之路,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快立快审快执 诉内维权显成效
“原本以为这笔工程款很难拿到了,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追回来,感谢法官的高效执行!”2022年11月,退役军人王某来到永安法院,向该院执行局送上一面印有“国泰于法正 民安于律清”的锦旗,对法院帮其高效追回19.7万余元工程劳务报酬表示感谢。
王某与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王某按约定履行完工程施工义务,该公司仅支付5万元后便一再拖欠王某剩余的工程劳务报酬,在其余工程完工后更是撤离永安市,王某只好将其诉至永安法院。
永安法院第一时间为退役军人王某开通案件快立、快审绿色通道,经审理后判决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应如数支付拖欠王某的工程劳务报酬共计19.7万余元。判决后,该公司仍未履行支付义务,王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永安法院执行立案后,承办法官通过执行查控系统进行查询、联系公司股东等方式,发现公司账户短期内转入的一笔款项足以抵偿工程款,于是立即将该账户冻结。由于存有流动资金的账户被法院冻结,公司股东主动联系上法官表示马上还钱。随着公司将拖欠王某的工程款及案件受理费、执行费如数转入法院账户,该案圆满执结。
早在2000年3月,原梅列法院就设立了涉军案件审理专门合议庭,2009年8月,永安法院成立全国首个独立建制的内设机构“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判庭”……“三明法院司法拥军工作起步早、基础好,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均已成立涉军审判合议庭,其中涉军维权特邀调解员达45名,参与调解案件32件,全市两级法院涉军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51%。”三明中院民一庭庭长张志历告诉记者。
倾情倾心倾力 诉外服务暖民生
“小陈喝完酒后,因为一些小事与小黄产生口角,进而上升到肢体冲突……”2023年6月,三明中院到驻明某部开展“普法宣传进军营 法治拥军零距离”主题活动。课堂上,张志历讲授了关于危险驾驶、债务纠纷、电信网络诈骗、婚姻家庭等相关法律知识,并逐一解答了官兵们的法律疑惑。
生动的案例讲解,浅显易懂的释法析理,让到场官兵们对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去指导行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期以来,三明法院充分利用“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新兵入伍、老兵退伍等时间节点,深入驻军单位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邀请部队官兵和军人军属参观法院、旁听案件庭审、共同举办文体活动,进一步密切部队与法院的关系。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开展送法进军营等活动219场次,解答涉法问题1596个,发放司法服务手册8500余份。
近年来,三明市两级法院注重把涉军维权服务延伸到诉讼前、法庭外,积极回应驻军部队的司法需求,有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两级法院坚持完善“1+N”诉调衔接机制,通过“诉前化解、立案调解、简案速裁、繁案精审”分层递进化解纠纷,分轨处理简单案件与复杂案件。线上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在“三明中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司法拥军线上窗口,线下在驻军部队设立24个司法信箱,畅通服务渠道。
共学共融共促 双拥共建聚合力
服务网格越织越密的同时,三明法院不断做大司法拥军“朋友圈”。2023年7月31日,三明中院举行全市法院司法拥军工作交流推进会暨协同创新机制发布仪式,与三明军分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协同单位共同发布选聘涉军审判特邀调解员、法律骨干培养、烈士纪念设施司法协同保护等一批司法拥军协同创新机制,全方位满足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多元司法需求。
在“法律骨干”培养计划中,三明法院积极选派法官担任“一对一”法律导师,采取普法课堂、庭审观摩、跟班学习、法考辅导等形式,培养一批高素质部队法治人才队伍。截至目前,两级法院已辅导20余名官兵成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为更好地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传承英烈精神,三明法院通过加强联合普法、风险联防、会商通报、多元解纷等多方面举措,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运行的司法协同保护工作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