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惠安小岞:用好全域文旅发展流量密码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9日电 今年来,惠安县小岞镇以创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为契机,围绕“小岞生活艺术岛”建设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丰富惠女文化内涵,不断完善文旅服务体系,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以文旅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引擎”。

  盘活乡土文化资源,以文化“给养”城镇品质提升

  一是在城镇建设中厚植文化基因。发挥小岞镇作为惠女服饰发源地比较优势,充分挖掘惠女文化,提炼解码“惠女精神”等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城镇规划建设中,全面塑造“原生态惠女保育区”的品牌形象。

  二是在景观打造中体现文化要素。环小岞海岸线建设环岛艺术慢道,配套建设节点设施,在慢道起点公园落成由当代艺术家陈文令设计的“海之子”雕塑,通过艺术介入、空间活化、艺术标识等方式,提升艺术主题广场的文化特性。

  三是在导览设置中加载文化标识。精心设计具有独特惠女形象鱿鱼ip公仔——鱿鱿,在公园广场、景区等设置惠女主题旅游全景图、景区导览图、景区介绍牌,布点融合惠女、惠雕等本土元素的公益广告,于细微处凸显惠女文化底蕴。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特色“重塑”游客参与体验

  一是文旅线路精品化。系统整合文旅资源,推出“小岞风车岛-后内沙滩-惠女林场-小岞美术馆”等3条主题文化游线,传承“洪玉生木质渔船建造技艺”、“康复顺惠安女服饰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打造“漫步最美海岸”“惠女+非遗”等精品线路。

  二是文旅消费场景化。围绕惠女服饰文化体验馆,常年开展惠女服饰民俗表演、惠女服饰头饰梳妆体验、惠女摄影采风等活动,活态呈现惠女民俗文化;打造渔耕文化墙,在“开渔”时期组织开展情景式渔耕体验活动,再现传统惠女“拖网”劳作场景。

  三是文旅节庆主题化。重启惠女游花灯闹元宵活动,组织千余名惠安女身着传统惠女服饰,共同游灯祈福。当天吸引上万名群众游客到场观看,超10万网民在线观看,点赞数和浏览量分别超50万、100万次。

  完善文旅配套供给,以服务“构建”主客共享空间

  一是打造美食游。用好“小岞鱿鱼”“小岞虾仁”“小岞紫菜”3块“国字号”地理商标,推出系列旅游商品礼包,年均销售额超3700万元。

  二是实现便捷游。全面推进涉旅场所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升,实施“白改黑”工程提升乡村道路6公里,完善、升级旅游厕所2个;加大景区环境整治,更换破损广告195处,清洗撤换垃圾桶1800余个,打造便捷舒心游览环境。

  三是服务省心游。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增设第三卫生间、急救箱、雨伞租赁等便民服务,提供充电宝、矿泉水等自主服务,常驻4名讲解员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累计提供志愿服务1万余人次。

  乡村振兴,文旅先行。下一步,小岞镇将以产业联动为基础,设计、优化辖区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线路开发,推动住宿业、餐饮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文化旅游新质生产力,走出小岞镇“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不断书写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