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8日电 (林榕生)“期待通过‘龄心学堂’团队的不懈努力,让柘荣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助力银发经济的发展。”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闽东学子汤彦之28日如是说。

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几乎家家有剪纸、户户会剪纸。窗花、摆件、挂饰……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剪纸元素,可以说剪纸早已深度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近日,汤彦之带领“龄心学堂”团队重返柘荣县,展开一系列实地考察与交流学习活动,进一步弘扬柘荣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青春活力。
在靴岭尾村,“龄心学堂”团队成员逐一参观了非遗剪纸工坊、红纸屋以及柘荣特色产品展示店,深入了解了剪纸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在郑平芳工作室,与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平芳共同探讨剪纸艺术的当前实践情况与新趋势,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与活动策划。

“龄心学堂”团队自2022年底成立以来,汇聚了9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设计学、艺术管理等各专业的同学进行品牌策划,并与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平芳、孔春霞大师团队合作,共同进行剪纸课程设计与教学。
汤彦之说,如今“龄心学堂”已建立了一支人员分工完善的工作团队,与当地社区与乡居民委员会、老年大学等平台分级负责教学机制与场地等的基本维护,并联合当地文旅企业进行剪纸成品的推广与销售。

随着“龄心学堂”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志愿者、回流的老年学员等也加入到团队中。魏瑞珠曾是柘荣县一小学教师,退休后加入“龄心学堂”开始学习剪纸;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如今也成为了“龄心学堂”的讲师。
“在从教师到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中,我找到了人生航线的新方向,剪纸让我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魏瑞珠说。
“龄心学堂”创立以来,开展过23次调研,走访了16个社区,进行了8轮教学实践。团队规模已超过80人,服务范围涵盖超300位老人,培养“剪纸能手”超50人,为传承和发扬柘荣剪纸文化,以及当地的文化养老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汤彦之说,“龄心学堂”团队将继续以剪纸美育为基点,积极探索与当地特色硒锌药膳、茶叶等康养产业的融合之路,助推柘荣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他们还将把这种成功的品牌模式推广到其他非遗传承地,因地制宜地孵化更多文化养老项目,为老年社会关怀与在地文化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