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龚金兰:“姐妹护河队”的带头人

  河长名片

  龚金兰

  西浦溪河段河长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8日电(林榕生 魏晓眉)“河长,就应该像幼儿园园长,对河道如对孩子般呵护,时时关注它的成长、照顾它的‘情绪’。”

  心细如发的龚金兰对“河长”的理解,亦是她“护水”工作的主基调。

  她负责的管护河道是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西浦溪,该溪所在地,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绿水村边绕,青山郭外斜,一幅宁静悠远的乡村写意,让人不觉就沉浸其中。

龚金兰(右)入户宣传。 叶丽密 供图
龚金兰(右)入户宣传。 叶丽密 供图

  不仅是一名民间河长,龚金兰还是景区讲解员,每日在巡河、护河的同时,向往来的游客介绍景区的特点,宣传水利工程的内涵和价值。

  多年来,她在护河工作中,化繁为简、以柔克刚,默默守护这西浦的生态之美。

  水景区,有了“姐妹讲解团”

  河道的情绪大部分来自外在的影响,龚金兰的“护理”就是要消除这些外在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人来人往的景区水域。

  她负责的河道处于西浦水利风景区,景区依托犀溪河道整治及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和西浦村引供水工程而建,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内有西浦溪、九龙潭峡谷、山涧溪流、木拱廊桥、千年古村落、徽派民宿等景点,是一个山水、人文和谐统一的景区。

龚金兰向群众宣传河道保护知识。 叶丽密 供图
龚金兰向群众宣传河道保护知识。 叶丽密 供图

  “这样的好山好水好地方,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去呵护它。”龚金兰说的“我们”,是西浦村组建的“姐妹讲解团”。作为团长的她,不仅在日常的景区讲解工作中起到带头表率作用,还带领她们一道参与到护河工作中。

  “姐妹讲解团”的成员主要来自全职主妇和村里的代课老师,经培训后上岗担任讲解员。讲解团的成立,既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又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龚金兰的积极宣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讲解团。

  “以前,我们只能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可以当着这么多游客面前,从容地介绍讲解。”从一个农村妇女到如今落落大方的讲解,团员刘江花很感恩,她知道,这是美好生态给她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

  刘江花的想法,是“姐妹讲解团”中的普遍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她们和龚金兰一样,发自内心地要保护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在景区讲解工作之余,“姐妹讲解团”往往放弃休息时间,在龚金兰的带领下,穿上红马甲,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管护美丽乡村、清洁人居环境等活动,心细如发地将所有破坏美丽河湖、美丽生态的隐患消除。

  为水美,新建“姐妹护河队”

  去过西浦村游玩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么一道风景线:西浦溪两岸,随处可见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女性志愿者,她们有的在观察河水,有的在用竹钳捡拾河面、岸坡垃圾,有的在拍照上传……

  这群可爱志愿者,一部分来自姐妹讲解团,一部分是在龚金兰的影响、宣导下,加入进来的农村留守妇女,2021年,龚金兰为这支巾帼志愿队伍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姐妹护河队”。

西浦村志愿者清理河道垃圾。 叶丽密 供图
西浦村志愿者清理河道垃圾。 叶丽密 供图

  护河队常态化开展巡河行动,整理河道日常问题,汇报给村委集中解决,同时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植绿护绿、垃圾清理、河道清淤等整治活动,用每天不间断的实际行动,保护着一方好生态。

  “河道交给我负责,这就是我的工作。每天走一走,问题解决了,心里才踏实。”作为民间河长、“姐妹护河队队长”的龚金兰认为,护河队的成员都是女性,所以她们擅长的是“以柔克刚”地解决问题。

  在“姐妹护河队”成立之初,常常遇到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工作等困难。

  面对这样的难题,龚金兰她们只能用行动和时间来证明。不管炎炎夏日还是秋风瑟瑟,抑或台风来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巡河、入户,逐渐改变了群众的想法,满满认可她们的付出,日久以后,群众也由不配合变为积极参与。

  “由女性组成的护河队,虽然没有男性耐力强,但她们心更细。一路巡下来总能发现各种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住在河岸旁的居民乐呵呵地说,在“姐妹护河队”的努力下,现在河面越来越干净,每天来散散步,很舒心。

  “村庄环境越来越好,水景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平时摆水果卖,生意比以前好得多了!”在景区摆摊卖水果的村民叶丽密也对如今的状态十分满意。

  “姐妹护河队”长期以来的护河行为,影响着村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爱河护河的好氛围

  为推动全民爱河,龚金兰还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通过沟通交流、发放倡议书、拍摄宣传片等方式,宣传爱河护河的重要性,带动群众监督游客文明投喂溪中鲤鱼,不打捞、不捕食,让垃圾不落地,倡导文明旅游。

  “将群众角色转换,从普通村民变成文明旅游监督者,以自身行为影响游客,为村庄环境提升做好榜样,这样环境才会越来越好。”龚金兰希望,接下来要将河道保护意识宣导给下一代,以成立“小小河道保护宣传队”等方式,让小学生参与护河宣传活动,让孩子传递正能量给家里,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