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宁德金涵畲族乡院后村:做好畲村党建“大文章” 走好走稳乡村“振兴路”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日电 (吴虹憓)错落有致的村居依山而建,畲元素彩绘爬上墙面,整齐有序的盏盏路灯,串起街巷村居,瓜果飘香、蔬菜壮硕,辛勤劳作的农民们在田地间喜笑颜开....。.走进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院后村,一幅和美振兴的畲村画卷铺展开来。

  院后村作为金涵畲族乡七个民族村之一,地处山区,是宁德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全村林地面积4617亩,土地面积316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肥沃的土地土壤。但在过去,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人才流失,该村发展一度陷入僵局。

  “我们院后村在2014年的时候被认定为区级扶贫开发村,当时的情况是村集体负债、村民人均收入少,贫困户多,生活困难。”院后村党支部书记黄进元说道。

水清岸绿风景秀美的院后村 余汕康(摄)
水清岸绿风景秀美的院后村 余汕康(摄)

  近年来,在蕉城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金涵畲族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院后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实施“党建强村,产业兴村”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并先后取得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试点村、五星级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助推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新颜

健全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起,院后村围绕“补短板、提质量、促升级、惠民生”,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帮助,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完成C710院后公路连接村内道路建设、村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项目,2022年,村内生活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至此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2023年,横穿院后村的Y419宁古线(旧宁古路)道路重铺工程竣工通车,共计安装80盏路灯,其中太阳能路灯40盏。农村公路逐渐实现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暗”变“亮”的“大转变”,村容村貌持续改观,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院后村名胜古迹瑞迹寺 余汕康(摄)
院后村名胜古迹瑞迹寺 余汕康(摄)

  院后村不仅完善了农村路网建设,还扎实推进环境整治,织细民生“幸福网”。即将全村划分为3个单元网格,积极探索“党建+党员干部+网格员+保洁员+长效管护”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安排相应人员在各自单元网格内进行精细化巡查,及时对村主干道两侧、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发现并制止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逐步形成环境卫生整治“全方位、无缝隙”。以厕所革命为契机,投资25万元,翻新2个公共厕所,改旱厕为水厕,让亮堂的卫生间、簇新的蹲便器、光洁的洗手台成为标配。同时,设立公厕管护专人和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公厕长期干净整洁。此外,农房改造、河道整治、安全饮水、电网改造、水利灌溉设施改造等诸多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党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集体经济强筋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强村富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立足院后村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院后村聚焦“党建引领、头雁领航、支部领办、产业支撑、资源盘活”等五项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2015年,由村民委员会牵头,探索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村情实际,投资150万元成立“兴富农业合作社”,并广泛动员赋闲家中的村民参与其中,充分整合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近年来,在此基础上,不断调优产业发展,引进新品新产业,逐渐延伸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党支部+农技专家+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脱贫户”等多种发展路径,推动整村种植“三红蜜柚”示范基地300亩、脐橙100亩,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促进全村产业发展。

田间耕种的农民 余汕康(摄)
田间耕种的农民 余汕康(摄)
黄绿相间的层层梯田 余汕康(摄)
黄绿相间的层层梯田 余汕康(摄)

  “我以前在外打工,无法照料家中老小,现在好了,我加入了咱们村的兴富农业合作社,既可以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更重要的是能照顾家庭了。”村民钟庆勇说。

  同时,院后村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鼓励致富带头人分享生产和发展经验,提高种植户综合技能水平,将“输血”型救济扶贫转变为“造血”型开发扶贫。

  党建引领赋能人才建设,“头雁”队伍添活力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只有建强“头雁”队伍,方能紧紧凝聚党群干部干事创业,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院后村聚焦外引内推、精准培育、强化管理等关键环节,着力打造素质过硬、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头雁”队伍。

  “院后村两委现有班子4人,平均年龄45周岁,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院后村还有市派乡村特聘指导员、区派驻村第一书记及选调生下村指导帮扶工作,可以说是选优配强了院后村的‘头雁’队伍,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金涵畲族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院后村村口 余汕康(摄)
院后村村口 余汕康(摄)

  院后村十分注重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持续开展以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讲政策,挂村领导、支部书记讲党课,致富能人、老党员讲经验,先进典型讲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同时,还积极推荐村两委成员、优秀党员代表参加上级各单位部门、党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锻造为民服务“硬实力”。

  据了解,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院后村建立了村两委、党员志愿者与流动党员、行动不便老党员结对帮学机制,通过送学入户、讲解到人、关心慰问等方式开展“送书到家 送学上门”活动,还充分利用网络抓教育,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党员E家”等平台,通过“网络自学、交流互学”的方式,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