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7日电(陈思 陈凤梅)“如果不是法官和调解员不遗余力地化解矛盾,我现在还在为赔偿争执,哪里有心思做生意。”日前,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法院调解室里,某清洁公司负责人与另两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成功签署了调解协议。
事故发生在2022年10月18日,该清洁公司仓库突发大火,火势蔓延至隔壁酒行、家具店仓库。灭火后,受损的赔偿事宜也被摆上了桌面,但各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无奈之下,酒行、家具店向浦城法院提起了讼诉。
承办法官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考虑到火灾发生在园区,当即启动诉非联动机制,与特邀调解员、园区管委会安全站站长刘水标组成调解团队着手解纷。
“法官,他们报的损失数额肯定有问题,而且仓库的出租方对火灾也有责任!”清洁公司负责人忿忿不平道。
经沟通,调解团队敏锐地发现症结在于各方对事故承担的责任比例以及2家被烧毁仓库损失数额存在争议。为尽快解决纠纷,恢复各方正常生产经营,法官与调解员立即展开诉前调解。
“根据归责原则,清洁公司仓库出租方对该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责任……”法官与特邀调解员走进火灾现场进行勘验,联系各方当事人明晰火灾发生原因、确认财产损失情况,就火灾事故案件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赔偿范围等向各方当事人释法说理,用法、理、情对2家受损公司的不合理诉求进行修正,特邀调解员在旁劝说引导各方相互理解、互相让步。
调解团一次次地将各方意见揉碎重组,让当事人认识到案件中自己所处的地位及利害关系,最终明确了损毁物品的范围和金额、责任主体等,达成了调解协议。
清洁公司同意分别赔偿酒行、家具店各项损失18万元、15万元。清洁公司厂房的出租方因存在消防疏漏,亦各赔偿酒行、家具店12万元,该起纷争终于圆满“熄火”。
下一步,浦城法院将继续围绕诉源治理“四端四网”体系建设,发挥“园区诉非联动工作室”积极作用,关注园区企业司法诉求,预防、化解企业矛盾纠纷,为园区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