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2日电(江磊 陈明东 付婧莎)记者从福州市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2023年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共通航322天,创造了闽江历史以来通航运行天数最高记录,较枢纽启用前的2021年通航天数增加277天,增长715.56%;货物过闸逐步攀升总运输量46.65万吨,同比上涨22.12%,有力保障闽江航线稳定运营,助推 “黄金水道”加快复苏。

闽江是连接福建西北部和东部沿海的“黄金水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河床下切等因素影响,闽江水口船闸通航能力下降,2020年仅通航44天,严重影响闽江航运发展。2015年8月,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开工,2021年10月,其1000吨级船闸试通航成功,由水口船闸、水口升船机和北溪船闸组成的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开启投用,为2022年闽江干流全线恢复通航奠定了基础。2022年水口航运枢纽通航天数提升至162天,实现5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无阻。
枢纽投用以来,水运管理部门持续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总体目标,依托福建省地方海事系统“闽水福航护民安”党建带工建品牌联盟,成立党员先锋队,通过构建通航管理与运行管理有效联动的机制,统筹抓好通航监管、航道维护、调度指挥等工作,联合推出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e服务”手机软件,实现过闸审批“全程网办”;及时共享通航数据信息,优化通航船舶联动控制和科学分类调度,深度挖掘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能力,确保了通航建筑物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为进一步规范通航秩序,提升通航效率,福州市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对辖区58艘通航船舶的年度核查、行政处罚、事故通报、审批信用承诺等综合情况进行审核评定,公布了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船舶信用红黑名单,推进通航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通航船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通过采取激励措施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以信用管理规范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秩序。
据了解,下一步,闽江水口航运枢纽相关部门将共同推进枢纽365天全天候通航、水口船闸通航1000吨级船型论证、过闸船舶吃水在线监测、智慧通航系统建设、应急救助培训演练等工作,进一步提升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服务能力,助力闽江黄金水道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