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见故事传万家⑳ | 文明福·福州薛建波、薛凤萍家庭:一个品牌 “日行一善”美名扬

  八闽儿女,奋进争先。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赶考路上,福建广大妇女和家庭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奋斗诠释担当的感人故事。

  “闽姐姐”微信公众号开设“福见故事传万家”专栏,结合具有福建特色的家庭十种“传家福”,展播我省广大家庭的家风故事,以传家福见证八闽好家风、以好家风传递千万百姓家,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发挥“她力量”,凝聚“家合力”,共谱“家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家福”之“文明福”福州薛建波、薛凤萍家庭。

  人物名片

  薛建波,福清市龙田镇上薛村人,乡宴厨师;薛凤萍,福清市爱心妈妈帮帮团负责人。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丈夫组建团队

  招募志愿者1300多人

夫妻俩一起当志愿者
夫妻俩一起当志愿者

  2015年起,薛建波带领团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通过建立日行一善微信群来筹集善款,每天帮助一户有困难的家庭。他常常对人说:“我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我要清清白白,要像雷锋那样发光发热,在最基层把党的好声音讲给身边的百姓听,号召身边的人听党话感党恩。”

  “我们还对服务项目进行拓展,开展助老、助残、助学、助困等志愿服务,为福清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孤儿、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薛建波说,越来越多人开始爱心接力,加入队伍,其中包括他的妻儿。

  薛建波带领团队慰问困难居民,上门理发
薛建波带领团队慰问困难居民,上门理发

  目前,团队有流动志愿者1300多人。3万多人次参与“日行一善”捐款,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让1400多户困难户受益。7年来,这个团队走乡入户超2500次,遍访福清24个镇街,服务达1万多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22万小时,长期帮扶周边上千户困难家庭,成为福州市最活跃、影响力最大的民间公益社团之一。

  妻子放弃生意

  成为服务队干将

  为困难居民送温暖
为困难居民送温暖

  薛凤萍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经营理发店,并默默支持丈夫的公益事业。

  2009年秋季,薛建波跟她商量,从自家房子专门拿出一个房间做“爱心仓库”,开展每日行善的公益行动。薛凤萍心疼丈夫的同时,也对丈夫的淳朴之心由衷敬佩。于是,她决定放弃生意,加入丈夫倡导的“日行一善”公益行动。从此,她变成“薛建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干将。

  “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尤其关注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薛凤萍说,2017年4月,“福清市爱心妈妈帮帮团”成立,她是创始人之一,带领100多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女性开展志愿服务,长期帮扶孤寡、残疾、重病老人。

  “被需要的感觉,

  很快乐很幸福”

带领公益团队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居民家中情况
带领公益团队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居民家中情况

  多年来,薛建波薛凤萍夫妇在公益路上坚持“以家之名,为爱助人”,夫妻俩出资在家里建起了“爱心仓库”“志愿者驿站”,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带领家人团队1300多名志愿者开展几十项志愿服务项目。此外,薛凤萍还建立“一呼百万爱心妈妈”微信群,发布活动信息、讨论活动方案、招募志愿者。

  2019年7月,薛凤萍带头成立“日行一善·妇女微家”。走进活动大厅,展示墙上布满众多帮扶者的照片,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帮扶故事。

  每年的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薛建波夫妻俩都带着家人和团队走访慰问周边100多户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礼物和新年红包;连续15年为敬老院五保户煮年夜饭,陪他们过除夕;在助学项目中,他们长期帮扶150多位孤儿,累计已有60多位学子圆梦大学。

薛建波夫妇带着孩子到困难居民家中慰问
薛建波夫妇带着孩子到困难居民家中慰问

  夫妻俩的善心,也感染了还在上学的两个孩子。每逢周末,两个孩子总是跟着父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大儿子说:“我长大也要像老爸那样肩负使命,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奉献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爱带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