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儿女,奋进争先。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赶考路上,福建广大妇女和家庭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奋斗诠释担当的感人故事。
“闽姐姐”微信公众号开设“福见故事传万家”专栏,结合具有福建特色的家庭十种“传家福”,展播我省广大家庭的家风故事,以传家福见证八闽好家风、以好家风传递千万百姓家,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发挥“她力量”,凝聚“家合力”,共谱“家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家福”之“和谐福”平潭吴政言、林杜娟家庭。
人物名片
吴政言,台湾高雄人,平潭台商协会会长。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2012年,跨海来闽打拼的吴政言与福州姑娘林杜娟相知相爱。11年里,虽然也有风风雨雨,但他们渐渐找到了平衡事业与家庭、融合彼此异同的相处之道,他们一家友善邻里、热心公益,被评为“2019年福建省最美家庭”“2020年全国五好家庭”。
天伦之乐
吴政言出生在台湾高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吴政言的父亲就到福清投资办厂。2009年,吴政言大学毕业后来到福建,准备子承父业。就在这一年,吴政言在驾校学车时结识了林杜娟的妈妈。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林妈妈对吴政言的谦和敦厚印象深刻,便主动将女儿介绍给了他。
那时没有微信,两人只能偶尔透过电话聊一聊。后来,吴政言趁着到福州办事的间隙,约林杜娟匆匆见了一面,又急忙赶回福清。虽然没有烛光晚餐,但林杜娟并不计较,反而体恤吴政言孤身在异地的不易。以后每次见面,林杜娟都热情地向他介绍福州,带他了解福州的风土人情。

“闽台一水相连,许多民情风俗都十分相似,这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林杜娟善解人意的陪伴中,吴政言在福建逐渐有了“家”的感觉。2012年,二人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过,彼时吴政言的事业正面临着挑战。“父母做的是传统制造业,他们交棒给我后就回了台湾,而随着大陆新经济业态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就在此时,致力于打造两岸共同家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进入了吴政言的视野,平潭的发展速度,让吴政言心动不已。
2012年,吴政言第一次踏上了平潭的土地。“碧海蓝天,很像台湾的垦丁。”第二年,他就在平潭投资设立了新公司,主营道路建设、码头施工、建材批发等,并以此作为事业转型发展的契机。
看着丈夫全身心投入事业,林杜娟无条件支持,她主动留在福州全职照顾两个女儿,岳父母也非常理解,与女儿一起守好“大后方”。“能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家人,真是一种幸运。”吴政言感慨地说。
相处之道
两岸生活环境的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小矛盾,妻子常常表现出对两个女儿教育的焦虑。“每天晚上,我都会听她说说今天发生的事,不评判,也不表态。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她们去海边走走,或者一起打打棒垒球。”吴政言说,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平潭的沙滩,陪孩子踏浪玩沙,亲近自然,吴政言夫妻俩也可以解解压。
倾听的力量,慢慢影响着这个家庭。在吴政言的带动下,林杜娟也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给孩子们更多独立成长的空间。
“目前,两个女儿都在学习大提琴,这是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的选择。”林杜娟说,在陪伴女儿学习的过程中,她会鼓励女儿多去尝试,也会充分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孩子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这远比学校的分数、排名更重要”。
每当事业上遇到困难时,吴政言也会向妻子诉说烦恼。“她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听着,什么也不用说,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又回来了。”在孩子们眼里,妈妈的形象是严格的,爸爸则是幽默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形象,对这个家的爱却是一样的。

经过多年的磨合,夫妻俩也逐渐摸清了彼此的脾气,找到了平衡双方性格的相处方式。“发生争执时,如果有一方正在生气,另一方就会尽量不去正面冲撞。等大家气消了,再心平气和地聊。”吴政言坦言,两岸婚姻家庭的融合过程,就是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过程,而这也考验着夫妻俩的智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爸爸的感染下,两个女儿从小就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邻里。最近,在家里,林杜娟专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垃圾回收袋”,孩子们每天会收集家里的可回收物品,送给楼下的邻居爷爷。“楼下老爷爷的家人生病了,最近这位老爷爷都会在附近捡些可回收的垃圾卖,我们希望帮助他渡过难关。”女儿懂事地说。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也是幸福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让小家、大家都更加美好。”吴政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