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0日电(李为展 司寒杰 何思炎) “张跃树啊,我们队里的‘全能王’,可能干了!”在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上杭大队,提起张跃树,中队的队友们都止不住夸上几句。从2019年入队至今,张跃树内修外炼、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一举成为中队的“四粱八柱”。



把“潜心钻研”作为不懈追求
到队伍之初,他被安排中队内勤的岗位上,主要负责材料登记和会议记录撰写等工作。内勤工作繁琐、枯燥,但刚一接手,张跃树就“有数”了。




他没有怨言,反倒充满干劲,克服自身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虚心向干部骨干请教学习,白天训练,晚上就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技巧方法。通过对各项工作的梳理、分析,一个月后,他打通工作上的“五经八脉”,有了自己的工作体系及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是《党支部会议记录本》,这是《队务会记录本》,还有这是《训练登记簿》。”张跃树介绍道,“它们各有用处,比如《中队要事日记》,主要是记录当天的课目安排和其他事项,起到提醒作用,方便日后查阅重要信息。”他表示,内勤工作虽然压力不大,但要求心细如发,需要动脑筋,舍得花时间去琢磨。
把“井然有序”作为硬性条件
有了内勤工作的经验,使得张跃树心细、聪明的潜力被发掘出来,也顺利成章的走上副班长的岗位,正因如此,班内窗明几净、地面一尘不染、物品鳞次栉比,渐渐地,中队内务卫生流动红旗便悄悄定居在了四班。




一个月四次评比都能榜上有名,堪称“内务达人”。队友评价道,他是中队的内卷王,干工作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班级有他,犹如添砖加瓦、如虎添翼。张跃树常说,“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能做的只有尽善尽美,自己从来不去定义标准,大事做实、小事做细,标准自然而然就会浮现。”
不过,张跃树也有乱阵脚的时候,回想起广东驻防的日子,单单一个“水池无水化”的要求就使他手足无措。如何去做到?怎么能做好?怎样保持下去?这些问题成了张跃树重点研究的课题。他不断寻找方法,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克服困难。正是这段时光,让他积累了经验,有了独特的内务“理解”,成为了日后的内务小能手。
把“不甘平凡”作为梦想目标
张跃树的人生词典里,从来没有畏惧和退缩。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始终充当“排头兵”,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敢于亮剑,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来”,顽强果断、毫不畏惧,出色的完成5·27福建省武平县抢险救援、12·05广东省佛山市灭火作战等各项任务。“永无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张跃树把先进典型谢晓晖的这句话当作自己在任务中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自己。
从“资质平平”到“出类拔萃”,张跃树也吃了不少苦头。为提高个人业务技能水平,他积极参加国家紧急救援地震培训、支队冲锋舟驾驶员培训并在结业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今年总队预任骨干集训中,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功底和不懈努力,在单个人员队列动作示范作业中力压群雄,夺得“优秀学员”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张跃树还是专精组训的“95后”班长,针对“00后”队员吃苦能力差、体能素质弱等问题,他拓展思路,钻研出多种训练方法,与中队主官一起研究讨论,确立了以“分解练习、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指定专人、专项练习,从而使中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把“风清正气”作为公认标签
张跃树还是队友们公认的“代言人”,在列席一些涉及中队敏感事项、大项工作等会议活动,他都会提前搜集队友意见,在会议现场知无不言、直言不讳。
“我虽然工作劲头很足,但由于对专业领域不够熟悉,对职责把握不够清楚,在工作中时常感到底气不足”。谈起刚刚担任风气监督员的时候,张跃树也是深感艰难。
设立风气监督员的意义是什么?指出他人错误能否真的起到警示作用?面对屡教不改的队友,到底应该怎么办……面对全新的挑战,他树立信心、消除顾虑、主动作为,消除思想包袱,打通了风气监督哨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一些以前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思想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现象已经难觅踪迹,一想到这些成果也凝结着自己的汗水,张跃树感到既满足又自豪。
当前,张跃树作为核心骨干,正践行着他入队时的初心使命,朝着目标奋力前行。他履职担责、恪尽职守的品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新入队的消防员。“能够保护家乡这片宝贵的绿色财富,确保青山常在,就是我的责任所在。”张跃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