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6日电 福建安装钢制品公司承建的建瓯三江口大桥成功实现合龙,随着最后一节重约29吨、高度53米钢拱节段吊装完成,项目朝着全线贯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建瓯三江口大桥是南平市“重点工程”和“百亿攻坚”项目,该项目横跨建溪,立面上两侧各按2.49%纵坡与两岸江滨路顺接,两端通过桥台与防洪堤的顺接过渡避免桥梁结构斜交。全桥共一联,其中主桥采用四跨连续下承式异形提篮拱桥,墩梁分离,全长为310米,主跨约223米。主桥造型简洁流畅,拱桥与远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曲岸山月,长虹卧波”的优美景象。
经过243天的鏖战,大桥主体结构全部完工。辛勤耕耘历历在目,细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强组织·夯基础
为保障合龙顺利完成,项目部从吊车站位、测量控制、节段定位,吊装作业区域安全控制等方面全程严格监督管理。分公司副经理何明生多次赴项目一线,督导落实重大吊装技术方案论证和实施。项目管理团队各守其位,针对合龙工程进行精细分工,由管理组整体统筹,技术组攻关难点、测量组精准落实、施工组大干快上,确保现场施工压茬推进、井然有序,为吊装作业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安全 · 筑防线
建瓯钢结构项目属于超危大工程,施工准备期阶段,项目团队深入实地勘测现场,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吊装方案,严格划分钢拱节段,设置钢拱支架位置,划分钢拱支架拼装场地,明确钢拱每一节段的吊车吊装信息。同时,每个钢拱节段吊装前,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起重工、大型吊车司机及班组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专项交底,实现交底工作全覆盖。并在全省首次采用无人机高空作业安全管控,成功解决了50米以上高空作业存在管控盲区的问题,确保安全、平稳完成合龙吊装任务。

强攻关 · 克难题
该项目最重钢拱节段约80吨,最长为17.6米,同时面临跨度大、节段重、高度高、倾角大四个重难点问题。为此,项目部在每一节段钢拱吊装前,均联合技术人员提前利用软件模拟吊装,与实际场地测量配合,在钢拱吊装前确定吊装吊布置、吊车站位、吊车大臂伸长及吊装半径等数据,为现场实际吊装助力赋能。项目团队还通过电子角度仪,在地面上完成角度调整工作,最终将误差控制在±0.5°范围内。

运匠心 · 筑精品
三江口大桥钢拱设计空间曲线较为复杂,对制造精度要求极高,为保证64节钢拱节段拼装线形,项目团队苦下功夫,多措并举,实现钢梁线型的平顺优美。深化图纸,精准测算。项目部采用BIM技术,针对钢箱梁及钢拱施工进行节段和板单元的精确建模及分析,在模型中增加预拱度值,把拆除支架后的钢拱变形考虑在内,并将BIM模型重合到现场地形图中,使吊装定位参数坐标得以精确。精密制造,严控误差。施工中采用单片钢拱整胎架制作工艺,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整体预拼装,确保现场对接环口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毫厘之间·精准焊接。该项目环口焊缝为I级焊缝,均为100%检测。项目团队采用测量定位正偏差及焊接顺序加以把控,同时利用首节段焊后的数据分析,掌握变形值,合理运用定位参数,安排焊接顺序,将误差精度控制到毫米级别。

长桥卧波势如虹,联通两岸起蛟龙。建溪之上,一座全新的大桥横跨碧波之间,桥身宽阔而雄伟,弧度流畅而优美,宛如一把竖琴,在潺潺流水间奏响了动人的民生乐章。大桥建成后,不仅能够方便两岸的交通往来,更将为建瓯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