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东群艺百花开 织就群众文化新画卷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9日电 (周俊因)29日晚,由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总工会主办的“群艺百花开”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宁德选拔赛颁奖晚会暨优秀节目惠民演出在宁德市艺术馆剧场开演,为群众献上视听盛宴。

  据介绍,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宁德选拔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征集参赛作品近百件,产生五个门类节目奖4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17个)、单项奖9个,优秀组织奖8个。其中,26个作品入围全省复赛,8个作品晋级全省决赛,共获得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节目奖8个、单项奖5个、优秀组织奖1个。

  “群艺百花开”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宁德选拔赛颁奖晚会暨优秀节目惠民演出现场。宁德市文旅局 供图
“群艺百花开”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宁德选拔赛颁奖晚会暨优秀节目惠民演出现场。宁德市文旅局 供图

  宁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选送作品在声乐、器乐、舞蹈、广场舞、群众合唱五个门类全面开花,获奖数量和奖次均创宁德市历史最佳成绩。

  闽东群艺,百花盛开。今年以来,宁德市坚持育品牌、强特色、走出去,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指导群众文艺创作、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等方面下功夫,推进群众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畲族双音表演唱《采茶歌》。宁德市文旅局 供图
畲族双音表演唱《采茶歌》。宁德市文旅局 供图

  坚持“走出去”“上云端”,持续扩大宁德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选送畲族双音表演唱《采茶歌》参加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荣获银奖,并作为9个代表性参赛节目应邀参加闭幕式演出;创编广场舞《火红的山哈》,代表福建省参加2023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六大片区之一的湖南郴州片区广场舞大会,向全国观众展示宁德市传统独特的畲族文化、畲族风情;成功举办福安市下白石镇“连家灯火 幸福渔歌”和寿宁县下党村“难忘下党 福满寿宁”全国乡村“村晚”展示活动,并作为重要群文活动以直录播形式上线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

  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全市建设11个常态化“百姓大舞台”室外演出场所,推动百姓舞台百姓唱,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新建乡村戏台9个、提升乡村戏台18个,推进乡村“村晚”常态化开展,今年以来,各地举办乡村村晚活动177场次。

广场舞《火红的山哈》。宁德市文旅局 供图

  同时,打造“美丽东湖”街头文化,万达广场街头文化展演项目,布设一批街区表演平台,挖掘及培养出一批“草根明星”,在宁德市街头艺术常态化展演点进行表演,今年以来,已集中开展演出17场次。

  宁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街头艺人带动下,中心城区网红打卡点金马大桥、金蛇头、蕉城夜市、北岸公园广场、北部新区赤鉴湖等多处涌现了自发的群众街头表演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街头文化艺术街区氛围。

  5月19日晚,宁德市“千场演出进万家 文艺星光遍闽东”文艺展演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鸳鸯草场浪漫520文化旅游节在柘荣县启幕。林榕生 摄
5月19日晚,宁德市“千场演出进万家 文艺星光遍闽东”文艺展演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鸳鸯草场浪漫520文化旅游节在柘荣县启幕。林榕生 摄

  此外,启动“千场演出进万家,文艺星光遍闽东”活动,广泛发动全市文艺院团、文艺协会、基层文艺队伍等文艺力量参与,组织演出1071场次,通过培育固定的文化展演点,建设流动的艺术风景线,让闽东文艺的星星之火遍布城市、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

  创特色树品牌,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水平。在畲族聚居区挂牌设立10个畲族民歌传习点开展畲族民歌培训;定期组织畲族民歌研究人员赴畲族聚居区采风,创作近百首畲族新民歌;常态化举办原创畲族新民歌演唱会和少数民族民歌赛,培养了一批畲族民歌青年优秀歌手。据统计,全市现有畲族民歌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传承人4名。

  同时,坚持以赛代训,通过地方组织选拔赛、选送作品参加省级复赛的形式,不仅为地方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筑牢基底,更助推更优质的宁德文艺精品在全省崭露头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