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见故事传万家⑬ | 勤俭福·厦门游文晃家庭:一声“游爸爸” 薪火传承爱基因

  八闽儿女,奋进争先。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赶考路上,福建广大妇女和家庭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奋斗诠释担当的感人故事。

  “闽姐姐”微信公众号开设“福见故事传万家”专栏,结合具有福建特色的家庭十种“传家福”,展播我省广大家庭的家风故事,以传家福见证八闽好家风、以好家风传递千万百姓家,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发挥“她力量”,凝聚“家合力”,共谱“家篇章”。

  让我们一起走进“传家福”之 “勤俭福”厦门游文晃家庭。

  人物名片

  游文晃,中共党员,1976年入伍,1987年退役,曾在空军航空兵某部担任歼击机机械师,部队退役后担任企业消防队长,富龙艺术公司艺术总监,现任全国学雷锋“两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和厦门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在部队学会以雷锋为榜样

  游文晃曾经是一名军人,担任过空军某部歼击机机械师。他在部队以雷锋为榜样,做了大量好事,在工作中以雷锋钉子精神,做一颗固定在飞机上闪闪发光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被部队授予“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退役后,担任大型企业消防队长,义务为社会扑救过51起火灾,在扑救第51次火灾中负伤致残,落下病根,病痛常常发作,但他无怨无悔,依旧投身公益事业,矢志不渝。

  1995年,游文晃的战友因肺癌去世,治病欠下20多万债务,患心脏病的妻子失去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念小学的女儿陈弘面临辍学,游文晃主动要求资助孩子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同时他联想全国各地等待救助的贫困孤儿还有很多,从此便踏上救孤济困之路。

  从1996年开始,游文晃通过各地妇联及慈善机构引荐资助孤儿贫困生和孤寡老人,每年都在增加,27年来跟踪资助了641位孤儿贫困生和104位孤寡老人、白血病患者、癌症患者、残疾儿童。他资助的孩子遍及甘肃、宁夏和厦门、莆田、永定、连城等地,资助的孩子们亲切称呼他“游爸爸”。让他欣慰的是,他资助的贫困生现在有48位大学毕业,83位在念大学。

  响应脱贫攻坚号召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游文晃响应号召,在宁夏、甘肃、厦门、仙游、连城等地增加68位贫困生的资助。2021年他继续资助原有的孤儿贫困生和孤寡老人,并在秋季开学前夕,在甘肃、厦门、仙游等地增加62位贫困生和70多万金额的资助。

  雷锋战友赵明才在全国学雷锋交流会上说:“我叫赵明才,是雷锋生前的战友,今年86岁,由于老伴瘫痪,造成继续资助齐琦等5位贫困生带来困难。为了续助5位贫困生,我请游文晃接力资助他们,让我感动的是游文晃已经长期跟踪资助745位孤儿贫困生和孤寡老人,但还是马上答应。”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福建省慈善儿童30年感动人物表彰会上,弃婴孤儿王琳含泪说:“我的家在长汀乡下,是个特殊的家庭,只有养父和我两人,住是借人家的破旧瓦房,2008年,唯一相依为命的养父病逝,我成了大家口中的孤儿。就在我快要彻底绝望的时候,妇联阿姨引荐游爸爸给我结对资助,游爸爸给了我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让我学习和生活有了保障,使我顺利完成学业,游爸爸像慈祥的父亲一样关爱着我,我会永远铭记游爸爸这份无私的爱。”

  省吃俭用做慈善

  在家人的支持下,游文晃省吃俭用,创作油画义拍义卖一分不留,全部捐献,伤残退养金、工资和收入90%节省下来,并将55平方店面变卖,全部用于资助孤儿贫困生和孤寡老人。26年来,他的捐献金额达840多万,而他自己却一件衣服穿了十年都舍不得换,至今还是骑单车和乘公交车出行。

  2013年7月,游文晃突发心肌梗塞病危抢救,在重症病房里,他仍然牵挂着那些孩子,特地交代家人:“如果我走了,辛苦你们继续帮助这些孩子,他们很可怜。”好人还是有好报的,游文晃终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福建日报记者曾采访抢救他的心血管专家肖博士说:“真是奇迹,游好人三根冠状动脉已经堵塞90~95%,换任何一个人都活不了,这是他一生做好事、奉献爱心得到的福报。”

  如今,游文晃资助的孩子一部分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以一颗感恩的心用行动回报社会,比如张艾美集美大学毕业后,以游爸爸为榜样,每个星期六抽出三个小时志愿为孤儿和留守儿童补习功课来回报社会,2019年被授予全国春蕾计划三十年“春蕾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