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惠安县螺阳霞光村:“234”举措推进“党建+网格+应急管理”工作

  惠安县螺阳镇霞光村以党建为引领,遵循“利旧”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场所、物资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处突、常态化宣传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打通应急管理穿透到基层的“最后一米”。

  落实两个制度

  推进安全保障队伍建设

  一是建设“网格+应急管理”制度。霞光村将辖区分为20个网格,配有专职网格员20个,在不破坏原有网格划分框架、不增加网格人员、不改变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霞光村将应急管理工作精准融入到网格中,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与全市基层综合治理“同网”。配备4名应急管理专兼职网格员,履行安全巡查检查员、先期处置员、监督劝导员、信息员、宣传员的工作任务。

  二是落实全员安全保障制度。建立村民委员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村书记每月至少带队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安全生产检查落到实处;广泛发动村党建专员、职工党员、小区党员等进入安全网格员队伍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各领域安全检查工作,让党员在安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三个“更加”

  筑牢自然灾害防范基础

  一是预警信息传播更加及时。基本健全村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1个村级播控平台,建立健全和落实包保责任体系,利用微信、短信息等途径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同时配备卫星电话,交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保养,切实提高了预警响应能力和灾害接收处置能力。

  二是隐患排查整治更加有效。组织开展山洪灾害、汛期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治理,对所排查出的13处隐患逐处整改到位。防御台风“杜苏芮”期间,为确保居民安全出行,霞光村工作人员对凤凰城小区内的排水口和部分院子山体墙面进行安全巡查,以免有突发情况发生。

  三是值班留守工作更加扎实。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留守制度,加强信息报送。严肃值班纪律,值班人员认真接听值班电话,及时向值班领导和相关领导汇报,妥善处理相关事项。

  落实四个“夯实”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一是夯实应急力量建设。霞光村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等群体,整合现有网格员、劝导员、安保队员、物业人员等群体,组建一支“一专多能”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截至目前,共有村应急救援队员6人。与胜琪劳务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承担抢险救灾、维护稳定等工作。

  二是夯实物资储备保障。依托霞光村“党建+”邻里中心及其附近的县体育中心建设2个自然灾害避难点,设置娱乐、生活、休息等4个功能区,做好指示牌与疏散引导。同时,充分整合现有物资设备,建立120平方米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截至目前,共配备打火拖把40余把、应急迷彩服25余套、镰刀20把、消防水带300米、背式喷雾器5台、干粉灭火器40个等应急物资,为应急处突筑牢坚实基础。

  三是夯实应急宣传体系。今年来通过“应急讲堂”共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和培训会等近20场,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3次,打造“党建+”应急管理宣传走廊1条,大力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增强村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在霞光村后窑青创街举办“119”消防月宣传,通过组织群众观看摄影展,开展消防器材讲解和实操演练等活动,提升辖区群众防范和抵御火灾能力。

  四是夯实技防监测能力。加快全村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在村委会大楼安装了一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村便民服务大厅建有应急管理监控大屏、烟感系统平台、智慧乡村监控系统等,设置了38个监控点位,逐步覆盖监控店铺、住户,保证重要道路节点等关键领域安全监管,切实提高技防监控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