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学术研讨会在漳平举办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30日电 明代航海家王景弘是从福建走出去的世界航海家,与郑和共创了“下西洋”的壮举,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作出很大贡献。10月28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日报社、中共龙岩市委共同主办的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学术研讨会在王景弘故里漳平市举办。此次活动以“海上巨人,国史之光——深入研究王景弘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扎实推进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为主题,由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中共漳平市委承办。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蔚芬作小结讲话,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新参加,福建日报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君翔主持会议,龙岩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杨溢,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分别致辞。活动还邀请了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时平,著名郑和、王景弘研究专家郑一钧、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高希等领导嘉宾、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6个省、直辖市,涵盖中国科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厦门大学等13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媒体记者共50余人参加。

  杨溢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入挖掘王景弘史料,讲好王景弘故事,加强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打好对外开放牌,弘扬海丝文化,发展海洋经济,书写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荣光。热忱期盼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经常到龙岩走一走、看一看,帮助我们讲好龙岩故事,进一步扩大王景弘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

  马桂秋表示,漳平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弘扬王景弘文化历史责任,将持续推进王景弘文化学术交流、宣传推广、文旅融合等事业,全力打响造亮“王景弘海洋文化”品牌。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发挥专业精深、资源富集等优势,多提宝贵意见、多献指导良策,与我们携手推动王景弘文化发展繁荣,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文史支撑。

  时平教授作了题为《王景弘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文化价值》的主旨发言,针对以往对王景弘历史地位的评价、对王景弘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对当代王景弘文化价值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在随后的集中研讨阶段,郑和、王景弘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高希,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日根等六位专家,分别围绕王景弘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贡献、王景弘下西洋对福建发展影响、王景弘旅游资源挖掘及其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等方面作了深入的交流发言。

  林蔚芬在小结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既体现了学术高度,也彰显了时代价值。大家辛勤研究让这次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加强王景弘历史文化研究和开发利用、丰富福建海洋文化内涵、促进海上福建建设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考。此次学术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应用价值,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开拓创新,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解读,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发挥专长、深耕细作、潜心研究,为深化王景弘文化研究、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服务我省建设海洋强省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走访了王景弘史迹陈列馆、景弘公园等地,实地了解王景弘生平事迹、故里保护、形象推广等情况。在此期间,还举行了王景弘史料捐赠仪式,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时平向赤水镇人民政府捐赠史料并颁发收藏证书,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郑和后裔郑自海向漳平市博物馆捐赠文物并颁发收藏证书。

  王景弘,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许家山村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明洪武年间入宫为宦,侍奉燕王朱棣,并随朱棣起兵夺取帝位,得明成祖朱棣赏识。自永乐三年(1405年)始,在28年间,王景弘先后多次以正使身份与郑和参与组织和领导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先后到达37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其中,1434年,王景弘奉旨再次出使西洋,他独立指挥船队完成了大明王朝组织的最后一次远航,即第八次下西洋。晚年的王景弘把一生航海所得编撰成《赴西洋水程》一书,此书流落民间后被辗转抄录,成为明清时期,人们驾船出海的导航“秘本”,在中国航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龙岩市、漳平市高度重视王景弘航海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成立王景弘研究会,举办了“首届王景弘航海文化节”等活动,争取“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落户漳平,全力推进与王景弘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王景弘故里赤水镇香寮村口竖起“王景弘故里”碑;漳平东山公园设立王景弘史迹陈列馆;漳平市将城区东门至东环路五一林场段新建城市道路命名为“景弘路”;建设“景弘公园”,公园内有6.9米高的王景弘铜像。当前,漳平市正谋划从王景弘故居恢复、王景弘航海文化文旅体验项目、建设王景弘故里生态旅游区、编排王景弘“八下西洋”汉剧、拍摄王景弘相关题材影视剧、推动王景弘编入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强做大王景弘文化品牌,打造福建文化新地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