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9日电 2月8日晚,魏某在马尾区与朋友聚会,期间喝了约半斤白酒。当晚22时许,魏某酒后驾驶小型越野车回家,途中与陈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魏某担心害怕受到处罚,打电话找来阿伟与陈某协商私了。陈某报警后,福州市马尾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到场处理。魏某和阿伟均向民警谎称事故车辆的驾驶员是阿伟。
民警将阿伟带回警局调查,发现其口述案情存在诸多疑点。最终,阿伟顶不住讯问压力,承认其顶包行为。
2月16日,魏某经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至福州市尾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投案,并如实供述了醉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阿伟顶包的事实。根据事故发生当晚的检测结果,魏某的吹气酒精含量为142mg/100ml,血样中乙醇含量经鉴定为209.8mg/l00ml,属于醉酒驾驶。
近日,经马尾法院审理,魏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本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依然有人心存侥幸心理。在此,马尾法院为您算一笔“酒驾账”。
直接成本: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
征信成本:1. 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2.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3.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经济成本:1.被单位辞退,且无赔偿2.保险公司不予理赔3.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工伤保障。
时间成本:1.喝酒后开车不出事故酒后驾驶会失去人身自由:10天拘留至6个月拘役。2.喝酒后开车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死亡赔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家庭成本: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伴终生,子女考公务员、上军警校、入党等受到限制。
党员干部:党员干部除上述成本外,还会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再次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