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十分重视校长和教师的选择,要求校长既要“品学皆优”,又要有管理学校的经验。他选聘教师,必须有真才实学和能为师表,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他坚决不要。陈嘉庚对教师极为尊重,关怀备至。为了集美学校的发展,陈嘉庚不惜花重金四处延揽名师。资料显示,集美学校办学几十年来,尤其是学校开办后的30多年里,仅资料可以查到的就聘请了50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

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林志杰
尊重关怀备至 又以优俸酬其劳
陈嘉庚认为,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领导和教师。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一个出类拔萃、有管理经验的校长和一批有真才实学、堪为师表的好老师。因此,他对校长和教师的选择是慎之又慎。
陈嘉庚对教师极为尊重,关怀备至,“以诚挚待教师,又以优俸酬其劳”,使他们安心工作。为保证专业师资来源,他还资助集美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国外深造,预聘其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他认为要普及教育,办好学校,教师的来源和素质尤为重要。为了学校的发展,他认为要“严选良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学校能否办出成绩,第一当问教师如何”“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因教育之母,将来概由此产生”。
他认为,只有聘到优质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办出成绩来;教师不但要为人师表,而且要有真才实学,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力邀叶渊出任校长 “集美学校从此安定”
1920年4月,陈嘉庚初识叶渊之后,曾连书三函劝说他出任集美各学校校长一职。1920年5月10日,陈嘉庚亲笔立下聘书,敦请叶渊为“集美师中商水产学校并附属两等小学校校长”,聘约规定“薪水首年每月180银圆。学校行政用人之权,概由先生独裁,弟唯办理财务及管理建筑事宜”。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也写道:“校中一切信任办理,余绝不干涉,集美学校从此安定矣。”可以看出他对叶渊的高度信任。
叶渊到校任职后,集美学校自1918年师范中学创办以来两年三易校长的动荡局面宣告结束。
对于当时的集美学校而言,招聘教师是一件大事。陈嘉庚于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之后,就一直关注物色校长和教师,曾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来比喻物色校长的重要性。他在总结两年三易校长困扰集美学校发展的教训时指出:物色校长和教师,不能像到市场购物那样轻率,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并且要努力去争取才有成效。
从1920年7月至1934年2月,叶渊先后任集美学校校长、校董、校董事会主席等职长达14年之久,为集美学校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陈嘉庚先后致叶渊书信216件,帮助叶渊克服办学诸多困难,叶渊成为陈嘉庚办学的得力助手和创办集美学校的奠基者。
陈村牧26岁担当校长 为学校服务65年
1934年1月,年轻有为的陈村牧受到陈嘉庚的器重,被提拔为集美中学校长,当时他只有26岁。陈村牧曾在集美中学就读,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集美学校“成美储金”,保送入厦门大学预科,1931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集美学校任教。
《集美周刊》曾记载:“师范中学校长陈村牧,任职已满三年,在三年中率同全体同事埋头苦干,极力整顿,校风优良,成绩卓著,早为社会人士所嘉许。据最近省督学叶松坡来校视察云,全省中等学校,上学期经视察结果,由厅报部,全省列优等者仅三校集美中学即其一。”
正在师生们欢庆时,陈村牧决定辞职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陈嘉庚极力挽留。一个学期后,陈嘉庚命陈村牧回国,全权主持集美学校的工作。当时正值抗战前夕,国内局势动荡,陈村牧接受重任,可谓受命于艰危困难之际。陈村牧回到集美学校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了,集美学校进入了校史上的最艰难时期。
陈村牧由于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百折不挠,坚持将集美学校办了下来,因此深受集美学校师生的敬重和爱戴,也得到陈嘉庚的信赖和赞赏。1948年2月25日,陈嘉庚写信给他说:“先生名誉满闽南,立志以教育为后生造福。”集美学校校友李尚大也曾感慨说,如果没有陈村牧先生的努力和奉献,校主在集美的办学业绩就要大打折扣。1950年4月10日,陈嘉庚又写信鼓励陈村牧“继续发扬廉洁忠诚服务教育之精神”。陈村牧为集美学校服务了65年。
多次奔赴全国各地 重金聘请名师执教
除了聘请校长,集美学校还不惜重金聘请名师。
1917年和1918年,陈嘉庚两次委托胞弟陈敬贤到江苏、浙江、上海等七省市延聘校长和教师。1923年,陈敬贤又到北京、上海等地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来校任教。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创办于1920年,该校毕业生先后去日本留学者有12人,他们学成之后大部分回母校执教。集美农林学校1926年创办时,学校又从德国、日本、美国聘请5位留学生来校任教。
1922年秋,28岁的钱穆辞去无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教职,应集美学校教务长施之勉之邀,来到集美学村,任高中部与师范部毕业班国文教师,从此开始了9年中学教师生活。
钱穆后来在回忆的文章中曾说,在小学任职时的月薪只有24元,而集美的月薪是80元。
为了留住名师 校长减薪教师则加薪
1934年8月,著名作家许钦文出狱后,经集美中学教师刘宇介绍与陈村牧。此时,正在为聘请名师而殚精竭虑的陈村牧,马上打电报聘请许钦文来集美任教。原来,许钦文被当局用“窝藏共产党”的罪名关押在杭州军人监狱,后经鲁迅营救才得以出狱。
许钦文一路劳碌奔波,才抵达集美。当时他的脚病发作,痛得不能下楼。陈村牧对他关心备至,安排工友照顾他。他初来乍到,师生的关怀温暖了他的心。同时,为了让名师留得住,陈村牧主动将自己的薪金减10元,并给许钦文加薪。许钦文在《最后的晤谈》中写道:“集美中学校长自己月薪只拿七十元,给我八十元一月。”
在集美学校任教的老师中,有留美、留英、留法的,也有留德、留日的,还有钱穆、龙榆生等虽没有高学历却非常优秀的教师,集美学校为了延揽人才,不拘一格。资料显示,集美学校办学几十年来,尤其是学校开办后的30多年里,学校就聘请了50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