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平凡中的微光——记厦门铁路公安处漳州车站派出所民警方先初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14日电 方先初,男,38岁,厦门铁路公安处漳州车站派出所执法执勤队民警。他多年客运车站的执勤经历,走出了一双“毛驴腿”、撑起了一副“橡皮肚”、练出了一张“婆婆嘴”、磨出了一颗“菩萨心”,把旅客当亲人,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广元站南来北往旅客的安宁。他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却以微光温暖千万家。

  换位思考 当好“联络员”

  漳州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进站口、安检口、候车室、售票厅、出站口、站台……凡有旅客活动的地方就有马兵穿梭忙碌的身影,每值一个班下来2万步是常态,他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停不下来。

  “同志,这趟车在哪里候车?”“卫生间在哪里?”“哪里可以乘坐公交车?”“漳州哪里有好逛的、好吃的?”……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被旅客问起,方先初成了“万花筒”,除了公安业务要精通外,客运业务、公共事务、当地风土人情等都悉数掌握。甚至个别旅客因家庭矛盾、生活不顺、工作失意,把怨气、怒气转移,方先初都来者不拒,从来没有不耐烦,而是认真倾听,了解事情来龙去脉,摸准旅客所思所想所盼,切实换位思考,急群众之所急。

  近日,一名旅客因对漳州站交通环境不熟悉,误了上车点,情绪激动,引起围观,方先初上前好言相劝,稳定其情绪,并协助改签了其他车次。方先初总是笑着说:“其实每一个人生活都不易,我是一名警察,更是一名党员,来者是客,旅客的事就是我分内的事儿。”

  事无巨细 当好“安全员”

  人民公安为人民,方先初在工作中始终把旅客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一张笑脸、一句暖心的话、一杯热水、指指路、提提行李、扶扶行动不便者……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让旅客感受到方先初的真诚。在9月初,方先初执勤时接到旅客报警求助:一名十四岁孩子不想上学,私自离家出走请求查找。接到报警后,方先初立刻开展工作,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体貌特征,找遍了漳州站的各个角落,最后在广场花坛处找到了孩子。经了解,其因成绩差失去上学的信心,想外出打工。方先初耐心疏导:“孩子,你这个年龄就是学习,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更吃不了生活的苦……”最终解开孩子心结,一同平安回到家中。

  开展站车查缉、秩序维护、反诈宣传……他把责任揣在心里、扛在肩上,安全永远是他心中的大事。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期间查获3名逃犯、10余名重点人员和大量违禁物品,将危险堵在站外车下。

  化解矛盾 当好“调解员”

  错拿行李、安检查危、退票改签等引发的小纠纷随时上演,看似小事,一旦不能及时妥善处置,可能酿成大矛盾。方先初与旅客多年打交道,成就了他遇急能静,遇怒能忍,能控制情绪,不争不吵,张弛有度。他还总结出“看人、看事、看起因”矛盾化解工作法,坚持依法处置、因人施策、以情化解,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近日,两名旅客在漳州站进站安检口因排队争抢发生身体接触引发口角,方先初把两人带到一旁,耐心提醒到:“出门在外,别因为1秒钟的争抢错失一天的好心情。”话短理端、直抵人心,两名旅客最终停止争吵握手言和。方先初凭借一张“婆婆嘴”成功化解了无数的小纠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