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传闽都好家风 做新时代好儿童”暑期家风研学活动结营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7日电(余雪林)8月9日-22日,福州市妇联、鼓楼区妇联联合举办“传闽都好家风 做新时代好儿童”暑期家风研学活动,活动邀请20名新业态人员子女、特殊困境家庭子女参与,通过组织少年儿童探索古厝文化、寻访红色足迹、聆听名人家风故事等活动,为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充实的假期时光。

  游学古厝名居 寻访名人家风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林则徐的《十无益》吗?”“我知道,这是林家百年传世家训,也是林则徐一生的写照,写出了他的傲人风骨,报国的忠心。”“我很喜欢《十无益》,这是林则徐对子孙们的期望,其实也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在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的“家风课堂”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对《十无益》的心得,坊巷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

  研学期间,孩子们走进三坊七巷古厝名居,学习“勤业重群冠中西”的严复家风,感受中国近代最美情书《与妻书》中所倡导的“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冰心先生祖父谢銮恩家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的处世之道等,从“名人家风”到“我家的家风”,一堂堂“行走的家风课”在孩子们心底播下了红色家风代代传的种子。

  走进文化遗存 聆听历史足音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研学期间,在家风志愿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徜徉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触摸古厝老街的历史沧桑,感受闽都古建筑的精致神韵,领略“一砖一瓦皆历史,一步一景续文脉”的闽都文化自信。通过参观三坊七巷保护成果展,聆听“习近平与三坊七巷的故事”,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的科学理念。

  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内,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孩子们认真倾听咏春拳的历史渊源,学习咏春拳的基础动作。“咏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个人的一种修为,孩子学习咏春拳,既能掌握基本防身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位家长高兴地说道。

  研学班还安排了剪“福”、拓印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闽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依依不舍情 相约明年聚

  经历数天充实的行程后,“传闽都好家风 做新时代好儿童”暑期家风研学活动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中落下了帷幕。“原来有福之州有这么多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坊巷里镌刻着的家风家训都值得我们学习”……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留言表示,暑期家风研学活动很有特色,从活动中自己进一步领略了闽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身临其境地接受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

  “福州是一座让人来了就忘不了的城市,这次市、区妇联举办的家风研学体验活动,让红色家风、闽都文化变得可闻可感可触,让文化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我真切感受到了有福之州对我们的包容与关爱,这种有趣不枯燥的研学活动,我明年还要带儿子参加!”快递小哥陈先生分享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