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8日电(刘文标)18日,福建全省再生稻产业发展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在南平市浦城县召开。
会前,与会代表深入浦城县再生稻科技小院、水稻育秧工厂、高标准农田“五化”建设现场实地考察。

会议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为高质量推进新福建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首考取得佳绩。要大力发展再生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因地制宜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推进土壤普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工作预案,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会上,浦城县再生稻绿色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受邀作了题为“守正创新与粮食安全”的专题讲座。浦城县、尤溪县作典型经验交流。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45个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再生稻一季播栽,两季收获,俗称“一种两收”,具有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绿色优质的优点。其原理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腋芽,通过水肥管理,使之萌发成穗,再收获一季水稻。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机收再生稻的发展思路。通过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集成,解决机收碾压影响再生稻产量等制约因素,福建省再生稻生产有了恢复性发展,2022年全省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2023年种植面积预计可达15万亩,力争到2025年全省再生稻面积达到20万亩,到2030年发展到30万亩,年平均亩产达“吨粮”。(完)